中国吉祥物【一】龙.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吉祥物【一】龙

龙与凤、麒麟、龟并称为吉祥“四灵”,是中国四大吉祥神兽之

首,中国神话中能兴风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自古以来为华夏民族

崇拜的图腾,被尊为华夏之神。

我国古代的龙和凤凰一样,是古代人民凭想象虚构出来的,最早

的龙形图案,发现于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查海遗址。最初形态的原

龙,固然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某种原型,但本质上并不是自然界中的

现有实物,而是基于民族文化观念的文化创造、文化符号,它集中了

许多动物的局部,又经过数千年的不断演变,关于龙的形象,古代有

“三停九似”之说,南宋罗愿《尔雅翼》引用汉人王符的话说:“王

符曰世俗常画马首蛇身以为龙,实则有三停九似说。谓自首至膊,膊

至腰,腰至尾,皆相停(均匀相等)也。九似者,角似鹿,头似驼,

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这

一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中国精神的凝结。

龙从它被创造出来的那一天开始,就颇不平凡,其后愈演愈烈,

几千年来,它从无一刻离开过我们的生活,龙被赋予了太多太多美好

的寓意,祥瑞的化身,代表着吉祥、至贵与至善,历代帝王都自命为

龙,称“真龙天子”,于是龙就成了皇权的象征,龙在民间则比喻男

子,有神武、力量、卓越、掌财的象征。

在我国,龙的形象应用极广,从飞檐到丹陛,从壁画到染织,从

服饰到车辇,从衾枕到画稿……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龙的形象多以雕

镂、图绘两种形式出现。皇宫中有鎏金铜龙、赤金铸龙,廊柱、丹陛

雕木龙、石龙;宫殿、寺庙屋脊、飞檐雕龙;皇室家具、什器雕刻、

图绘各种龙,民间衾枕、窗花等绣龙、剪龙等等。。此外,还衍化出

许多龙的造型、纹图来。如团龙(用途极广,一般居于图案的中间),

夔龙拱壁(绘于壁上),龙抓珠(用于桌腿、门柱等),拐子龙、龙

花拐子、草龙拐子(应用于各种物件的边沿装饰),传统的龙舟更是

集雕刻和彩绘于一身的龙的艺术。

龙文化得到了广泛地传承和发展,其元素的内涵与寓意得到了丰

富,有龙凤吉祥、龙凤呈祥、龙腾四海、龙马精神、龙腾虎跃、双龙

戏珠、九龙归宗、雕龙画凤、乘龙配凤、藏龙卧虎、车水马龙、飞龙

乘云、虎斗龙争、盘龙卧虎、伏虎降龙、画龙点睛、龙跃凤鸣、活龙

活现、生龙活虎、龙飞凤舞、蛟龙戏水、攀龙附凤、人中之龙、凤子

龙孙、望子成龙……。

如今,中国的龙文化依然保持强大生机,它的影响源远流长,渗

透到了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也作用着现代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中国龙文化在国家统一、民族复兴中虽不能起到历史上的那种主导作

用、主流文化作用,但仍对中华民族有强大感召力、凝聚力、向心力。

中国人已把自己誉为龙的传人,在国际上,它几乎就是我们祖国和民

族的象征。

龙已成为华人心中最尊贵的吉祥物代表。

文档评论(0)

各类考试卷精编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