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高三(二模)历史.docxVIP

2024届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高三(二模)历史.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参照秘密级管理★启用前

2023-2024学年度部分学校高三阶段性诊断检测试题

历史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战国时期,人们广泛使用“城”作为土地人口的计量单位,封地的大小往往不再用方圆多少来形容,如秦王用十五城求购“和氏璧”,商鞅被封为商君并且得到商於之地十五城。这说明

A.社会生产持续发展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

C.兼并战争更加激烈D.土地国有制度废除

2.两汉时期,统治者会在一些节庆场合赐予百姓牛酒,受惠百姓数量大。西汉初期,统治者进行过三次大规模的牛酒赐予,到西汉中期,统治者进行了多达十八次的牛酒赐予,平均不到两年一次。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优抚政策的成熟B.王国问题的解决

C.对外战争的胜利D.生态环境的改善

3.表1为唐前期京官兼任地方官的状况表。据此推知,唐前期

表1

道名

数量

道名

数量

关内道

25

陇右道

6

河南道

25

山南道

5

河北道

16

剑南、岭南道

3

河东道

17

淮南道

1

A.治国理念出现显著变化B.科举选官制度功能弱化

C.地方官员行政能力匮乏D.政治经济中心仍在北方

高三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

4.宋神宗元丰年间,徐州地区的36个冶铁作坊因政府关闭河北市场而开工不足,冶户和冶工均有“失业之忧”。经苏轼上疏请求后,中央政府撤销禁令,“使铁得北行”,冶户们“皆悦而听命”。据此可知,当时

A.宋辽之间关系紧张B.区域市场联系密切

C.雇佣关系已经普及D.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5.清朝允许地方官员自由聘用平民身份的幕友,以类似家庭教师的身份实际参与政务,但是严格限制官员举荐自己的幕友为官,并不时对敢于挑战这一规定的高级地方官员施以重罚。这些举措意在

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B.推动社会阶层流动

C.防范地方势力发展D.便于官吏监察考核

6.1877年,马建忠在写给李鸿章的信中提到:“英之有君主。又有上下议院,似乎政皆出此矣;不知君主徒事签押,上下议院徒托空谈,而政柄操之首相与二、三枢密大臣,遇有难事,则以议院为借口。”这表明马建忠

A.对洋务运动进行了反思B.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C.认识到西方民主局限性D.摒弃了传统华夷观念

7.图1为近代中国某一时期的标语口号。该时期是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8.1956年7月,《人民日报》进行了改版,与读者互动加强。报纸上不仅有通讯员文章,还刊登好多群众来信,内容反映社会各个方面,贴近人民生活。这一做法

A.贯彻落实了双百方针B.服务于国民经济调整需要

C.有利于凝聚改革共识D.推动了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高三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

9.表2为某地不同时期流行的顺口溜。顺口溜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表2

过去

现在

家有两行必有一荒

七种八养九行档

一熟稻一熟麦一直种到头发白

一工一农吃穿不穷

穷家难舍,故土难离

远离家门,敢出国门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

一年几个样,季季换新花样

A.土地所有制的改变B.农村生产关系变革

C.国企改革逐步推进D.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10.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述了公元前5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种棉花的情景;在秘鲁,考古学家发掘出公元前2400多年前的棉织渔网;在埃及,考古学家发现了4000年前盛有棉籽的器皿。这表明

A.物种出

文档评论(0)

仰望星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高中一线高级教师,多年高三教学经验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