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药物与药理学.pptx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用药物与药理学汇报人:XX

01添加目录项标题04药物相互作用与配伍禁忌02药物分类与作用机制03药理学基础06药物经济学与合理用药05药物不良反应与防治目录

单击此处添加章节标题内容1

药物分类与作用机制2

抗生素定义: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作用机制:通过抑制细菌生长、繁殖或杀死细菌来发挥作用常见抗生素:青霉素、头孢菌素、红霉素、链霉素等使用注意事项: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滥用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

镇痛药作用机制: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疼痛信号传递,减轻或消除疼痛药物分类: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阿片类药物、抗惊厥药、抗抑郁药等常用药物:阿司匹林、布洛芬、吗啡、曲马多等副作用: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血液系统异常等

抗高血压药作用机制:通过扩张血管、降低心率、减少血容量等途径降低血压常用药物: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选择:根据患者病情、合并症、药物耐受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药物剂量:根据患者血压水平和药物疗效调整药物剂量,避免过度降低血压导致不良反应

抗肿瘤药常用药物:包括顺铂、紫杉醇、吉非替尼、利妥昔单抗等作用机制: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和扩散,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药物分类:根据作用机制不同,抗肿瘤药可以分为细胞毒药物、靶向药物、免疫治疗药物等副作用:抗肿瘤药可能会引起恶心、脱发、免疫力下降等副作用,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剂量调整和辅助治疗。

药理学基础3

药物吸收与分布药物吸收:药物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药物分布: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和浓度药物代谢:药物在体内的转化和消除药物排泄:药物从体内排出的过程

药物代谢与排泄药物代谢酶:参与药物代谢的酶类药物代谢:药物在体内被分解、转化的过程药物排泄:药物通过尿液、粪便等途径排出体外的过程药物排泄途径:肾脏、胆汁、肠道等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剂量-效应关系:药物剂量与药效之间的关系药物半衰期:药物在体内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药物代谢:药物在体内的转化过程药物排泄:药物从体内排出的过程药物吸收:药物进入体内的过程药物分布: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排泄:药物从体内排出的过程药物半衰期:药物在体内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药物清除率:药物从体内清除的速度药物吸收:药物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药物分布: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和浓度药物代谢:药物在体内的转化和降解

药物相互作用与配伍禁忌4

药物相互作用机制药物代谢: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包括氧化、还原、水解等配伍禁忌:两种或多种药物同时使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或毒性增强的现象药物相互作用:两种或多种药物同时使用,导致药效发生变化的现象药物吸收:药物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包括被动扩散、主动运输等药物排泄:药物从体内排出的过程,包括肾脏排泄、肝脏代谢等药物分布: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包括血浆蛋白结合、组织分布等

常见药物配伍禁忌抗生素与抗真菌药:如青霉素与红霉素,可能会降低药效抗高血压药与抗心律失常药:如硝苯地平与普鲁卡因胺,可能会引起低血压抗抑郁药与抗精神病药:如氟西汀与氯丙嗪,可能会导致锥体外系症状抗肿瘤药与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与皮质激素,可能会增加感染风险

药物与食物的相互作用药物与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药物疗效降低或增强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物质药物与食物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如恶心、呕吐、腹泻等某些食物可能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特殊人群用药注意事项老年人:注意药物代谢速度减慢,药物毒性增加过敏体质者:注意药物过敏反应,避免使用易过敏的药物肝肾功能不全者:注意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药物毒性增加儿童:注意药物剂量过大,药物毒性增加哺乳期妇女:注意药物对乳汁的影响,避免使用对乳汁有害的药物孕妇:注意药物对胎儿的影响,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害的药物

药物不良反应与防治5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抗生素: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心血管药物:心律失常、低血压、肝肾功能损害等抗肿瘤药:免疫抑制、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非甾体抗炎药:胃肠道反应、心血管风险、肾损害等降糖药:低血糖、肝肾功能损害、过敏反应等抗癫痫药:神经系统异常、血液紊乱、肝肾功能损害等

不良反应的监测与报告监测方法:定期检查、记录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处理措施:根据报告内容,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停药、减量等报告内容:包括药物名称、剂量、不良反应类型、发生时间等报告流程:发现不良反应后,及时向医生或药师报告

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严格遵循医嘱,按照药物说明书的用法用量使用药物避免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减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注意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避免不适宜的人群使用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监测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加强药物知识的普及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不良反应的治疗与处理药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2****24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