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活动设计教案中班下学期.pptx

端午节活动设计教案中班下学期.pptx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端午节活动设计教案中班下学期

汇报人:XXX

2024-01-23

目录

contents

端午节简介

端午节活动设计目标

端午节活动内容

活动实施方案

活动效果与反思

端午节简介

01

端午节的起源

端午节起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央,处在全年最“中正”之位,正如《易经·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端午是“飞龙在天”吉祥日,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

另一种观点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对恶日、毒日的禁忌。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东汉人赵危持螯吃蛟、蛟化为龙,后与白日同归而死。荆楚时俗,以五月五日视为“恶日”。《风俗通》云:“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引《四虚书》云:“司徒南卿云,是月所生子,其数不祥。俗以为大害。故民间相约以五月五日生子者不举。文帝欲验其信否,遂使人收诸小儿皆杀之。”

赛龙舟

01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之一,也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人们会穿着统一的服装,手握划桨,在湖上竞相划船。比赛时,观众会为自己支持的队伍欢呼喝彩。

包粽子

02

包粽子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人们会用糯米、绿豆、猪肉等食材,包裹在竹叶或荷叶中,然后蒸煮而成。粽子的形状是三角形或菱形,有咸味和甜味两种。

挂艾草、菖蒲

03

人们会在端午节期间悬挂艾草和菖蒲,以驱邪避邪。艾草和菖蒲的特殊香味和药用价值被认为可以驱赶蚊虫和病菌。

端午节的习俗

弘扬传统文化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过庆祝端午节,可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纪念屈原

端午节最广为人知的起源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在楚国被陷害后投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他,便有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等习俗。

加强社区凝聚力

端午节习俗多以家庭和社区为单位进行,可以加强人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强社区凝聚力。

端午节的意义

端午节活动设计目标

02

了解端午节的起源、习俗和传统意义。

掌握端午节相关的文化知识,如端午节的别名、端午节的习俗等。

了解端午节的食俗,如吃粽子、赛龙舟等。

知识目标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讲述端午节的故事和传说。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能够自己包粽子、制作端午节手工艺品等。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参与赛龙舟等集体活动。

能力目标

培养幼儿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体验家庭团聚的温馨和快乐。

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了解国家历史和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增强文化自信心。

情感目标

端午节活动内容

03

材料准备:糯米、粽叶、绳子、红豆、绿豆等。

制作粽子

制作步骤

1.将糯米和红豆、绿豆混合,清洗干净。

2.选取合适的粽叶,卷成锥形。

制作粽子

3.将混合的糯米放入锥形粽叶中,压实。

4.用绳子将粽子捆绑结实。

5.将粽子放入锅中煮熟,直至糯米熟透。

制作粽子

端午赛龙舟游戏

纸箱、彩纸、画笔、胶水等。

用纸箱制作龙舟的主体,用彩纸制作龙头、龙尾和龙鳞。

用画笔在龙舟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用胶水将龙头、龙尾和龙鳞粘贴在龙舟上。

孩子们可以手拿小船桨,在桌子上划动龙舟,看谁的龙舟划得最快。

游戏准备

1.制作龙舟

2.装饰龙舟

3.划龙舟

诗词选择

《端午》、《七律·端午》等。

朗诵指导

指导孩子们正确发音,理解诗词的含义,让他们通过朗诵感受端午节的氛围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端午诗词朗诵

介绍端午节的起源、习俗和传统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等。

习俗介绍

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家过端午节的习俗和传统活动,让孩子们更加了解端午节的传统文化和意义。

分享交流

端午习俗分享

活动实施方案

04

知识准备

物资准备

场地准备

人员准备

活动准备

01

02

03

04

教师需要了解端午节的起源、习俗和意义,以便向幼儿传授相关知识。

准备粽子、艾草、龙舟等与端午节相关的道具和教具。

选择宽敞明亮的场地,方便幼儿活动和互动。

教师需要提前规划好分组和角色分配,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导入环节

知识讲解

互动游戏

总结分享

通过讲述端午节的故事或播放相关视频,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设计丰富多彩的互动游戏,如包粽子、赛龙舟等,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端午节的乐趣。

介绍端午节的起源、习俗和意义,让幼儿对端午节有更深入的了解。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采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评价方式

评价内容

反馈与改进

关注幼儿在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的表现,以及教师的组织能力和教学效果。

根据评价结果

文档评论(0)

136****56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