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提优导学案(江苏专用+阅读指导+课堂导学+自主学习)-苏教版68.doc

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提优导学案(江苏专用+阅读指导+课堂导学+自主学习)-苏教版68.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Title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提优导学案江苏专用阅读指导课堂导学自主学习SUMClassroomInstruction储备MaterialsAnalysisofExamsStep1ExplainthepurposeofthetextStep2ShowexamplesfromtextbooksoronlineresourcestosupporttheanalysisStep3Explainhowt

【课堂导学】

课堂导学

储备积累充足的素材之后,要学会对储备积累的素材进行精心打磨,学会多维运用。写作中照搬素材是不行的,要根据内容与观点的需要,加工素材。加工素材要注意两点:一要紧扣题目与中心;二要能抒发作者情感。

步骤①

典题剖析,易错归纳

温故知新,明方向;自我诊断,找差距

【例题】

(·江西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分)

探究作为我国现行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常常出现在课堂、实验室或课外学习过程中。有的同学觉得,探究给自己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学习经历;有的同学认为,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有的同学则抱怨,探究在教学活动中往往流于形式……

对课内外学习中的探究,你有何体验、见闻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记叙文或议论文;②不得透露个人信息;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字数不少于字。

范文赏析:

让探究擦亮双眼

江西考生

罗丹曾说:“世界上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而正是探究,擦亮了这双眼,用它去寻找美。

探究作为国家倡导的学习方式,含义大致是通过实验、找资料,对不太懂的东西,穷其根本,溯其发展,从而达到对事物的掌握。

探究自古即有,朱子曰“格物致知”就是利用探究获取新知。课堂中亦是如此,有人曾质疑“哈密瓜”的“密”为何不是虫字底,他大抵是想“蜂蜜”与“哈蜜瓜”同义,这种联想很好,但毕竟是主观上的,翻一翻资料,不难发现哈密瓜源于新疆哈密,人家地名本来就不是“蜜”嘛。这样一探究,既避免了主观臆断的可笑,又可对此深入了解。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许多学生抱怨字难区分,通常我们认为记住就行了,而专家则将字一步步剖析,究出了其祖宗十八代,怎会写错?这便是探究的魅力了,不管是科学中的发明发现,还是社会文化中的总结与摸寻,探究都使我们获取真知。

而多少次,我们不懂探究,不愿探究?

听过一个故事,孔子听小孩在背“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问孩子是否明白其中的意思。孩子答:“背出来就行了,管这么多干吗?”在学习中,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知道左右手螺旋定律,却不知道是怎么来的;知道萤火虫会发光,却不知道为什么发光;知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绝唱,却不知道是什么让诗人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们只知其一,却不知其二,缺乏探究精神,便是鲁迅所讥笑的“愚人”。

但在探究时,我们总只见形式不见内容。

小学的科学课写研究报告,既没见过显微镜,却洋洋洒洒把老师抄在黑板上的标准答案抄下,美其名曰“探究”,这样的探究课,是令人啼笑皆非的。非常羡慕瓦特,看到烧水壶盖一上一下就去探究那神奇的“汽”,最后改进了蒸汽机,推动了生产革命的发展。这才是真正的探究。老子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探究不是假大空的形式,而是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激发好奇心,受其驱使,自主地探究发现。

遇事不想,是麻木;想事不究,是杞人忧天;究事不实,是流于形式。缺乏探究精神是国人的通病,而作为中学生,从小事开始,不拘形式地探究是我们的义务,它亦可擦亮我们的眼,发现一个美妙的世界。

素材分析:

名师点拨:

文章入题快捷,短短二十多字就完成了材料到中心的过渡,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觉之干脆利落,此又与最后一段的风格相协调,使得整个文章首尾简洁明了,观点突出。正文部分,正反对照,赞美探究获取真知的做法,批驳不懂探究、不愿探究的行为,而作为议论载体的做法也好,行为也好,都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这就使得作者的议论有现实意义,有真情实感,自然容易感染阅读者。特别值得赞赏的是,作者能多角度运用素材,如第五段排比用例,第七段引用与举例结合,这样便能很好地证明观点。

步骤②

名师点睛,提分策略

反思探寻,找问题;有的放矢,补缺漏

.把握主旨

面对素材,首先要全面理解,明确把握素材主旨。每一则素材都有其主旨,抓住了素材的主旨,也就能抓住素材的主要运用方向,在写作时就可有的放矢,从容分析,在发散思维时也就不会离题太远。在分析一则素材时,可围绕素材的主要故事情节,采用追问法来探寻素材的本质和含义。可设置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向: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如此,便可明确每则素材使用的话题。

如高考优秀作文《梦想与现实并进》片段:

梦想与生活齐驱,在思辨中尽显华章。

在人们环保意识淡薄的岁月里,梁从诫一直坚持“播撒绿色种子”的环保梦想。为保护青藏高原的野生动物,他在可可西里点燃了昆仑山口的烈焰,把收缴的藏羚羊皮付之一炬,并给当时的英国首相布莱尔写信,有力地制止了英国的藏羚羊羊绒非法贸易。他提倡环保和简约,年过古稀,依然骑自行车出行,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外出赴宴必自带筷子,名片也用废纸制作……梁从诫先生把梦想作为生活的终点,而后便在现实中以坚定的步伐踏上贫瘠的土地,在峰巅上“播撒绿色种子”。在梦想的感召下,他在现实中沿着旅行者的脚印走向远方。

作者通过梁从诫的事例很好地阐述了梦想与现

文档评论(0)

139****25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