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检测( word版无答案).docx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检测( word版无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检测

一、填空题

1.有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把它放在纯净的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6℃,放入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腾的纯水中时示数为84℃,如果一杯热水的实际温度为60℃,则显示温度为

___________

2.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这是因为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要放热,空气温度低时,才能使水蒸气放热,所以霜冻前空气温度一定很低,这就是“霜前冷”的现象。下雪后,雪要________(物态变化),要从周围空气中________热量,空气的温度要降低,这样我们感到雪后寒。

3.如图,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将活塞向外拉到最大刻度线处,一段时间后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在这个过程中乙醚要___________(选填“吸”或“放”)热。然后推动活塞,当到一

定程度时,就可以观察到会又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通过___________方式可以使气体液化。

4.“一雁过连营,繁霜覆古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读着这优美的诗句,小梅联想到物理课上学到的热学知识,并利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露是由水蒸气______

形成的;霜是水蒸气______形成的,霜的形成过程要______(“吸收”或“放出”)热量。

5.指出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

(1)夏天,湿衣服变干:________;

(2)冬天0℃以下,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________;

(3)钢水浇铸成火车轮:________;

(4)刚从冰箱里取出的冰棍冒出的“白气”:________;

(5)夏天,吃雪糕解热:________;

(6)冬天,玻璃窗上结的霜:________;

6.在“探究水的沸腾特点”的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

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

二、选择题

7.一支刻度线位置不准确但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将它插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温度计的示数是99℃,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温度计的示数是4℃,如果当时室温是20℃,则用此温度计测量时示数为()

A.20℃B.26℃C.23℃D.19℃

8.如图,在敞开盖的水壶里烧水,使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

A.逐渐升高B.不变

C.汽化加快温度反而降低D.随火的大小变化忽高忽低

9.在“新冠”疫情期间,口罩防护成为“防疫”

的一种重要的手段。戴眼镜的人常因为口罩佩戴不严,眼镜上出现“起雾”的现象,这种现象属于()

A.液化现象B.汽化现象C.升华现象D.熔化现象

10.小科用体温计给一位生病的同学量体温,结果读数为38.4℃。在未甩的情况下,小科消毒该体温计后依次给甲、乙、丙三位同学量体温,测得结果:甲为38.4℃,乙为39.6℃,丙为39.6℃。则 ()

A.只有甲、乙正确

B.只有乙、丙正确

C.甲、乙、丙都正确

D.乙肯定正确,甲和丙也可能正确

11.在寒冷的冬天,用手摸室外的金属,当手较潮湿时,会发生粘手现象,好像手与金属表面之间有一层胶,而在同样环境下,用手去摸木头却不会发生粘手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的温度较木头低,而产生金属吸引皮肤的感觉

B.木头的温度比金属高,皮肤感觉不出粘手

C.手上的水凝固,产生极薄的冰,将手粘在金属上

D.这只是人的一种错觉

12.自制温度计:如图所示,在小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给小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细

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将小瓶分别放入热水、冷水中。关于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小瓶放热水中,细管中的水柱上升B.小瓶放冷水中,细管中的水柱上升

C.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D.利用细玻璃管是将水的体积变化更大便于观察

13.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看到“白汽”。下列有关形成“白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清晨能看到河面上有一团团的“白汽”,这是河面上的水蒸气蒸发形成的

B.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常会出现“白汽”,这是冰箱内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放“白汽”,这是干冰在常温下升华形成的

D.打开软木塞的热水瓶口会出现“白汽”,这是瓶内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14.如图甲所示,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两套装置

文档评论(0)

132****28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