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词名家名篇鉴赏题解.ppt

  1. 1、本文档共1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1、颔联既是写景,也是抒情,请加以解说。登高【唐】杜甫在极其萧飒荒凉的景象中,让人感到声明的短暂和宇宙的无穷,传达出诗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之情。颈联是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万里漂泊,常年客居他乡,对此秋景,更觉伤悲;有生以来,疾病缠身,今日独自登临高台。1、颈联写了哪些内容?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1、颈联前后两句各从不同的角度写作者的处境,请作分析。登高【唐】杜甫②、作客登台,抒发游子思乡之意。加上万里漂泊,百年多病,则孤零悲苦之情便得到更进一层的渲染。①、“万里”就空间而言,为“横说”;“百年”就时间而言,为“纵说”。两句承上启下,点出全诗主旨。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1、尾联承颈联而来,请作分析。登高【唐】杜甫落魄潦倒,岁月无多,为“身世”之悲;生灵涂炭,忧国伤时,一筹莫展,为“家国”之悲。“艰难”备尝是因“常作客”所致;“潦倒”日甚又是“多病”的结果。1、“艰难苦恨”包含哪些内容?《杜诗镜铨》:“高浑一气,古今独步,当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诗薮》:“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毛泽东书杜甫《登高》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1、首联“寒山转苍翠”句中用的“转”字,有何表达效果?①、接舆、陶潜。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唐】王维①“转”化静为动。②表现出山色随秋意渐浓而色彩愈来愈深2、尾联两处用典,一是以春秋时代楚国狂士借指朋友裴迪,一是用自比;作者用典有什么作用?②、借接舆生动地刻画出裴迪隐士(狂士)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他的赞美之情。③、借陶潜自比,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之情。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1、前人评价此诗“无一字言怨而隐然幽怨之意见于言外”,请加以解说。玉阶怨【唐】李白无言独立阶砌,冰凉的露水浸湿罗袜;以见夜色之浓,伫待之久,怨情之深。注:[1]水精:即水晶。[2]玲珑:秋月明亮的样子。不堪愁怨而入室,又怕明月照此室内因而下帘。帘既下却更难消受此凄苦无眠之夜,于更无可奈何之中,却更去隔帘望月。惆怅失意之情溢于言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玉阶怨【唐】李白净扫黄金阶,飞霜皎如雪。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写霜露,表明夜已深,渲染了环境的冷清,突出了人物内心的孤寂愁怨。吴声子夜歌【唐】薛奇童1、这两首诗开头都写白露、飞霜,对表达情感有何作用?2、著名学者俞陛云在《诗境浅说续编》中提到《吴声子夜歌》时说:“此与宫怨词‘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词异而意同。”请比较这两首诗,分析其内容上的“同”和写法上的“异”。①、内容上,两诗都写了秋夜望月,表达了人物孤寂思怨之情。②、写法上,李诗写隔帘望秋月,人月相怜,愈望愈感到孤寂,也就愈增加怨思。而薛诗写下帘避秋月,人月不见,愈怕望见秋月而愈增添孤怨之情。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注:笙是一种由多根簧管组成的乐器,其形参差如凤翼,其声清亮如凤鸣,故有“凤吹”之称。传说仙人王子乔亦好吹笙作凤鸣,此诗有以此相喻的意思。听邻家吹笙【唐】郎士元(2004年湖南卷)①、首句写宛如凤鸣的笙曲似从天而降,极言其超凡绝俗。1、请赏析首句。②、“隔彩霞”三字,不直接描摹笙声,而说笙声来自彩霞之上,通过想象中的奏乐环境之美,烘托出笙乐的明丽绚烂。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听邻家吹笙【唐】郎士元(2004年湖南卷)第二句紧承上句,写诗人对笙声实际来源的悬想揣问。笙声奇妙,引得诗人寻声暗问。这一句不仅点了题,同时也间接地表现了笙乐的吸引力。1、请赏析第二句。第三句承前句而来,但诗情产生了跌宕。一墙之隔,竟无法逾越,咫尺天涯,顿生“天上人间”的怅惘和更加强烈的憧憬,从而激发更为绚丽的幻想。1、请赏析第三句。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

文档评论(0)

小飞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