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教案二国赛一等奖教学设计.docx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病毒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病毒资料的采集分析探究,对病毒的结构、种类、生活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通过课前资料采集活动,培养学生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制作病毒的模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通过主持人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总结反思,并创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份资料、最想探究的一个“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通过对病毒利弊的探讨,引导学生辩证地对待客观世界。在同伴教育活动中,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通过共同探究,建立师生互动互信关系。

重点难点

1.病毒的发现、病毒的结构与生活。

2.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课前准备(一周前开始准备)

1.资料采集(注明信息源)

(1)通过互联网查阅病毒资料。

(2)通过图书馆查阅病毒资料。

2.资料整理

(1)组员谈收集资料的过程与体会(学习小组组长主持)

教师从课前资料准备得最好的学生中挑选五位,大致从五个方面对其进行辅导,使其在课堂汇报或介绍各主题内容时,顺利进行相关专题的讨论。

(2)印制班级学习版报

在课代表的协调下,组织组长汇总,共同优化各组收集的资料,印制学习版报。

3.收集植物病毒病害叶片

在收集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识别病毒病害与昆虫病害、细菌真菌病害的叶片特征

4.制作流感病毒模型

流感病毒的蛋白质外壳为二十面体对称球状结构,内“芯”为核酸。

制作方法示例:先用木条制作二十个尺寸一样的正三角形,然后用透明胶把一个三角形的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边捆扎在一起,形成如下图所示的轮廓。也可用丝线加固,最后在内部再用一根细铁丝螺旋若干次,模拟作为病毒的“芯”——核酸。

说明:若用三个矩形(长与宽比为62:38)制作成彼此对称、与其他两个垂直相交,则这些矩形的角顶与一个正二十面体的十二个角顶恰好相吻合!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整体设计

教材从病毒的发现、种类、结构、生活及其与人类的关系五个方面对病毒进行了阐述。

病毒,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同学们对病毒还缺乏感性认识,因此,课前动员学生亲自采集病毒的有关资料、创建病毒模型和在老师指导下收集植物病毒病叶片,对病毒建立直观感性认识。然后,通过课堂主持人式、讨论式活动,进一步深化反思整理的资料,并在经历病毒知识发生和发展,及一系列的质疑、判断分析综合等认知活动中,构建学生的病毒知识体系,“生成”对病毒新的“课题”。

教学实施过程

引入:从感冒入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主题。

师:同学们好!在你的记忆中,你患哪种病的机会最多?

生:感冒。

师:得了感冒后,容易恢复健康吗?

生:一般要好几天才能好。

师:你们知道哪种感冒最厉害?

生:流感。

师:流感的致病因子是什么?

生:有些答不知道,有些答不清楚。

师:你们看见过它们吗?……知道它们的结构吗?

生:没有看见过,更不知道它们的结构。

师:致病因子是一种毒素还是一种生物呢?

生:不知道。

师:科学家通过艰苦的努力,弄清了它们的特征,原来它们是一些特殊的生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流感病毒一类特殊的生物——病毒。

板书课题:病毒

师:为了学习本章内容,我们很多同学在课前作出了许多努力,现在请“病毒的发现”学习小组一位同学来给我们介绍人类最初是如何发现病毒的。

板书:一、病毒的发现

甲组学生:(用幻灯片展示)

师:同学们思考一下,这种致病因子是一种物质,还是一种生物呢?如果你是伊万诺夫斯基,你会作出什么结论呢?

生:相互讨论。

师:(组织学生交流后,请“病毒的发现”学习小组继续介绍:科学家的结论)

甲组学生:1898年,荷兰科学家贝杰林克重复了伊万诺夫斯基的实验,也认为这种侵染性“物质”要比通常的细菌小,且具有传染性,是一种人类从未发现的、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他用“病毒(Virus)”来命名这种致病因子。

正是基于他们杰出的工作,才发现了烟草花叶病毒,开创了病毒学独立发展的新时代。

师:知识的产生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它是许多科学家智慧的结晶。其他组的同学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向“病毒的发现”学习小组的同学提出来。

学生互动:略。

师(引入):感谢这组同学使我们对病毒的发现认识得更深刻!其实,我们常见的流感病毒、艾滋病毒、SARS病毒、狂犬病毒……它们都是一些特殊病毒。不同的病毒,就像人类不同的个体一样,既有个体的特异性,又有其共性。现在我们来探讨第二个问题。

板书:二、病毒的种类

师:现在请“病毒的种类”学习小组一位同学来给我们介绍病毒的分类。

乙组学生:病毒的种类

生:根据我们检索到的资料,科学家已将病毒分得很详细。下面我们展示一张国际病毒系统分类图(只显示了一部分,其他略去了,资料来源:中国病毒资源与生物信息中心):

师:我们教材将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请你们发表意见,这是依据什么标准分类的呢?

生:讨论(略)。

师(总结):教材依据病毒的寄主对象,将

文档评论(0)

培优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从事中小学专业高端辅导20年,特级教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