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林造林设计.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土保持林造林设计

5.5.1造林设计原则与标准

(1)设计原则

①适地适树,因地制宜,以获得稳定持续的林分环境,改善

实地土地质量为目标。

②选择适宜的乡土树种,提高造林成活率。

③营建复层林相,充分利用营养空间,建立稳定的生态体系。

④充分发挥各种实地条件的土地生产力,以获得最大的水土保持

三大效益[8]。

(2)造林标准设计

立地类型:阳向缓坡地、阳向陡坡、阴向缓坡地、阴向陡坡、梁

峁顶。

整地时间:前一年雨季穴状整地。

造林季节:雨季植苗造林,全部采用营养袋植苗,植苗时将营养

袋去掉,保持营养土完整。

幼林抚育:造林后三年内对幼林进行抚育。

5.5.2分水岭防护林

分水岭是土壤侵蚀严重地段,又是产生径流的发源地。所以要严

肃对待分水岭的水土保持。通常分水岭的水土保持措施以营造防护林

为主根据分水岭的地形、土壤、土壤利用状况营造不同的防护林。地

形起着决定作用,例如,浑圆而开阔的分水岭可以在坡度陡段设置防

护林,而尖削的分水岭,其林带最好设在分水岭的附近。带宽一般不

小于6mo

由于条件恶劣,林带设计的树种选择、造林技术都要保证林带自

身保护要求。为了林带正常生长,可以乔、灌、草相结合的方式造

林。条件最恶劣的分水岭,可以只采用灌草或纯灌木形式,分水岭常

有道路通过,分水岭下部又有农田分布。所以分水岭防护林布置与道

路、农田防护林三者相结合。乔、灌、草;田、林、路、全面考虑,

综合安排。并不是所有的分水岭都要造防护林,根据侵蚀状况分段布

置。

分水岭防护林示意图见图5.9o

1.5

图5.9分水岭防护林示意图

表5.3分水岭防护林配置表

树种配置比例苗木用量造林面积

树种类别(万株)(hm2)

乔木白榆3/20.0160.0016

灌木沙棘0.0210.0010

5.5.3侵蚀沟防护林

(1)沟头防护林:大的荒溪沟头防护林也叫进水洼地造林[9]。造林

的目的是减少进入沟头的径流和降低流速,以阻止沟头的溯源侵蚀。

其作用是近水洼地形成局部拦蓄径流的地形。在侵蚀发展到一、二

阶段时,或者是较大的侵蚀沟时,沟头以上进水洼地面积较大,往往

分水路和洼地两部分,水路可用灌木密植。径向与水路流线垂直,便

于挂淤行距(*0.250.35)洼地的水路两侧,林带与流水线平行,树

种可采用乔木、灌乔结合。一般该地形土壤贫瘠不宜载果树,为了保

证造林成活率,在沟头造林初期不被冲毁,需要与工程相结合。

沟头防护工程一般开挖分沟埂、连续围埝、断续围埝,这样的工

程一方面拦截径流不进入沟头,另一方面可以改善沟头土壤水分情况,

提高造林成活率。

沟头防护林与沟头防护工程相结合,效果显著提高。造林初期

可以防止土壤侵蚀,工程措施为树木生长创造条件,树木一旦成活就

能保护工程措施安全。树木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时,其经济和防护效

益都进入协调的良性循环过程。

沟头进水凹地防护林示意图见附图5.10。

A:水路

B:水路斯侧1

X:灌木柳

*:灌术

o乔木

文档评论(0)

136****053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