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与排水课件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灌溉与排水靳改龙2019.2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甘薯生产技术甘薯是既需水又怕涝渍的块根作物。我国甘薯主要产区,常因降雨量不足或过多,形成旱涝灾害。因此,在生产上根据甘薯的生理需水特点,结合各地自然降雨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通过人工灌排来调节甘薯对水分的需求,乃是进一步提高甘薯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一)灌溉各地生产实践证明,甘薯的灌溉时期和灌水量,应根据甘薯不同生长期的需水规律、气候条件、土壤水分状况决定。我国薯区的群众,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了“看天、看地、看苗”灌溉甘薯的经验。所谓“看天”,就是要根据各个地区的气候条件,掌握该地区自然降水的规律,采取旱季多灌,雨季少灌或不灌;“看地”,就是结合土壤特性,视当时墒情决定是否需要灌溉;“看苗”,就是在不同的生长阶段,看薯苗当时的缺水征象进行灌溉。我国一些薯区,通常按照甘薯生长阶段,将大田灌水分为栽前水、发根水、催苗水、攻蔓水、发块水、裂缝水等。现将其一般灌水时间和灌水量分别简述如下灌溉与排水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甘薯生产技术(1)栽前水:栽插前的灌溉,一般在冬季、春季或夏季前作收获后进行。一般应掌握在栽插前4~5天灌完,以免土壤泥泞,影响成活或延迟栽插期。灌栽前水后,再适时耕地起垄,土壤既有充足的水分,又疏松透气,是保证成活和促进前期生长的有效措施。(2)发根水:甘薯栽插后进行浇灌,促进早发根还苗,是确保成活、全苗、壮株的重要措施.我国各甘薯产区一般都有此习惯。发根水宜小水勤灌,一般多用人工浇灌或喷灌,以达到均匀。(3)催苗水:于栽插成活后进行。可促进甘薯根系发展,加速分枝,早结薯块。(4)攻蔓水:攻蔓水多在发根分枝结薯后期与蔓薯并长期内进行,借以补足此时水分的大量逸失,促进茎叶生长,加大光合面积,促使块根早期膨大。(5)发块水:发块水一般在蔓薯并长后期至茎叶落黄、薯块成长前期进行灌溉。发块水灌量不宜过大,一般每666.7米230立方米水量已足。灌水宜早不宜迟,应在收获前40天左右即停止灌溉。(6)裂缝水:茎叶落黄、薯块盛长后期,在缺肥少水的田块可灌裂缝水。灌溉与排水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甘薯生产技术合理的灌溉方法,在于保证灌溉质量和经济用水,并符合甘薯生长的习性。(1)沟灌沟灌便于控制灌水量,能节省用水,且灌水均匀,又不破坏薯垄的土壤结构,兼有排灌之利。沟灌水深度一般以垄高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为宜,垄土浸透后,应立即排放。垄沟不宜长时间蓄水(2)浇灌(3)喷灌喷灌是利用喷灌机进行的。(4)滴灌滴灌的优点是,一方面可以节约用水,另一方面又不使土壤板结和降温,有利于块根膨大。(二)排水我国多数甘薯产区的降雨量分布不匀,在降雨集中的时期,常因地面积水和地下水位升高而形成涝渍灾害,在生育前期不能发展成为均衡生长的营养体,在甘薯生育后期遭受涝渍,轻则影响块根养分的积累,重则迫使块根进行缺氧呼吸,引起酒精中毒,造成薯块腐烂。因此,搞好排水防涝渍工作是确保甘薯高产稳产的重要关键。近年来,许多甘薯产区因地制宜地采用各种排水防涝措施,对甘薯增产起了重要作用。灌溉与排水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谢谢/THANKS******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