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知识培训PPT课件 (6).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理性废物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医疗废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1、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2、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3、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蜡块等。处置方法:用医疗废物专用的黄色包装袋盛装。暂时贮存病理性废物,应当具备低温贮存或防腐条件。温度低于20℃,时间最长不超过48小时。*化学性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药品。1、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2、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3、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处置方法:批量医疗器具报废时,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置。*药物性废物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1、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如:抗生素、非处方类药品等。2、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包括:(1)致癌性药物,(2)可疑致癌性药物,(3)免疫抑制剂。3、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处置方法: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特别注意◆?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不管是否接触血液体液组织,均为感染性医疗废物。*(二)医疗废物收集设置三种颜色的污物袋:黑色袋装生活垃圾,黄色袋装医用垃圾,红色袋装放射垃圾。要求垃圾袋坚韧耐用,不漏水;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医疗废弃物处置要求(1)盛装的医疗废弃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扎紧包装物或容器的封口,由医院指定的医疗废弃物收集人员统一回收。(2)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应当有警示标识,在每个包装物、容器上应当系上医疗废弃物的单位、日期、类别等尚需说明的中文标签。(3)严格医疗废弃物分类收集,不应混合。(4)发现医疗废弃物垃圾袋有漏损时,应另加一层垃圾袋。*(5)医疗废弃物收集运送的各个环节中,不能有泄漏,一旦发现泄漏,应就地进行消毒处理,防止污染扩散。(6)处理和收集医疗废弃物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防止职业暴露,当发生职业暴露后,应按医院有关规定进行局部处理和上报。(7)执行医疗废弃物收集双签字制度并留有档案以备查验。*医疗废物封口标签内容:医院名称、科室、日期、种类、重量医疗废物登记施行双签字科室医疗废物回收登记交接人员双签字医疗废物回收专职人员登记本医护人员也要签字*关于明确医疗废物分类有关问题的通知

卫办医发(2005)292号一、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属于医疗废物。根据卫生部和国家环保局联合下发的《医疗废物分类目录》规定,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械,不论是否剪除针头,是否被病人体液、血液、排泄物污染,均属于医疗废物,均应作为医疗废物进行管理。二、使用后的输液瓶不属于医疗废物,使用后的各种玻璃(一次性塑料)输液瓶(袋),未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不属于医疗废物,不必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但这类废物回收利用时不能用于原用途,用于其他用途时应符合不危害人体健康的原则。*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常识(一)室内空气消毒要求与方法1、各类环境空气消毒要求①各类普通病房与房间强调自然风的通风对流,保持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的交换,其空气的洁净度标准按卫生部《医院消毒卫生标准》环境空气洁净度的要求执行。Ⅱ类、Ⅳ类环境及属于Ⅲ环境的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妇产科检查室、消毒供应室清洁区、急诊科每日消毒1次。洁净区域按照层流净化系统规范要求执行。*2、紫外线照射消毒及检测要求(1)使用紫外线消毒时,应每次照射1小时。紫外线灯管每周75%乙醇湿抹一次。(2)应定期进行效果检测,用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仪每半年监测一次。30W新灯管照射强度不低于90uW/cm2,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不得低于70uW/cm2,灯管累计使用时间:普通紫外线灯管不超过1000小时,空气消毒机内紫外线灯管不超过5000小时*3、消毒液更换及监测要求(1)含氯消毒液、过氧乙酸等每日更换、监测一次,浸泡时物品要完全浸入消毒液,浸泡时间30分钟。(2)活化后的戊二醛使用时间不超过2周。消毒浸泡时间30分钟,灭菌浸泡时间为10小时,要注明浸泡开始和结束时间,戊二醛浓度监测应每周不少于一次,内镜消毒戊二醛监测应每天一次。浓度监测不合格应随时更换,更换者必须记录更换日期和有效期,以备查验。*4、诊疗用物清洁消毒要求(1)血压计和听诊器可在清洁的基础上用75%酒精擦拭消毒,血压计袖带若无污染

文档评论(0)

134****25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