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第1课《陌上桑》教学资料长春版.doc

七年级语文下:第1课《陌上桑》教学资料长春版.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陌上桑

文本解读

一、整体感知

《陌上桑》是汉乐府中一篇出色的叙事诗。它讲述了在路边桑林中一个美丽聪慧的采桑女子与居心不良的太守斗智斗勇的故事,让我们有幸认识了这位来自大汉王朝的绝色佳人。故事情节并不复杂,然而这个女子却不简单,我们不妨从以下三个层面来解读这份独具馨香的美丽:

美人之美。故事在一派田园牧歌式的气氛中揭开序幕,“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一如古老的东方故事的开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道出,此种形式常见于民间歌谣,读来亦有亲切之感。一个“好”字,一言概之。好在何处?有待从后文中细品。美丽的朝霞,映照在阁楼之上,一个名为罗敷的秦氏好女就在这霞光掩映之中出场了。因“罗敷喜蚕桑”,故“采桑城南隅”再自然不过。然出门采桑的罗敷却是流光溢彩的:“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是她采桑的工具,很是华贵;“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是她的发式妆扮,很是讲究;“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是她的服饰,很是艳丽。所谓“佛靠金装,人靠衣装”,那么此处的美人之美,就美在外在服饰。其眉目唇齿如何?诗文中无一言及其容貌。“行者见罗敷”四句,是将看罗敷者尽情描写,侧面烘托出美人之容颜,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值得关注的是,此处出现的观罗敷者,是“行者”“少年”“耕者”“锄者”,其表现又各有不同,细节处更有值得探讨之处。行者“下担捋髭须”,借休息之名,陶然于罗敷的美丽;少年“脱帽著头”,借整理衣冠以求得罗敷的青睐;耕者与锄者就显得更为质朴简单,忘记了手边的活计,更有趣的是,“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之说,更让人读来忍俊不禁,可以说这是对人性的善意嘲讽,诙谐幽默。此处描写真乃妙笔,罗敷多美?任想象之。

以丑衬美。故事发展到这里,有了一个戏剧性的变化,那就是使君出场了。“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也看到了美丽的罗敷,受其吸引,“踟蹰”的岂止是那高头大马,还有那高高在上的使君。几番问答之后,使君的不良居心显露出来,提出“宁可共载不”的要求,对比之下,前文的“观罗敷者”还算可爱,毕竟他们懂得“发乎情,止乎礼”,而使君则显得轻浮、浅薄甚至可恶了一些,仪礼之说在他的眼中都被权贵蒙蔽住了,以权势压人的感觉很强烈。虽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使君却超越了一个必须该遵守的界限,于是垂涎美色的丑态就暴露无遗了。对此,罗敷却是大大方方地走到使君面前,“罗敷前置辞”,没

有花容失色,没有虚与委蛇,而是从容不迫、不愠不火地发表了一番言论,“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较之前文“淡淡如水”的回答,此时可谓句句如挟风霜,如掷金石,抨击之烈,使人有痛快淋漓之感;斥责之厉,令人对罗敷起肃然敬仰之情。而恰恰是使君的“愚”与“丑”在这里将一个勇敢、坚贞、聪慧的罗敷衬托出来。

以美衬美。第三诗节自成一段,是承接“罗敷自有夫”而来。罗敷的夫婿在其眼中是怎样的人?地位显赫、仪表堂堂、人才出众的谦谦君子。他的出场“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山呼海动般,其势头直压那个自恃很高的使君。“何用识夫婿”接下来的回答让你看到的人物同样装饰华贵却是雄姿英发。然后就是夫婿的仕途经历,可谓平步青云,更显其才华,应该`也是使君望尘莫及的。“为人洁白皙”四句,更显其夫婿的优雅风度,与之相比,使君更是自惭形秽,无地自容。“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更是借他人之评价,表现其夫婿之优秀。而只有此等谦谦君子才可与窈窕淑女罗敷相配,以其夫婿之美衬罗敷之美,而那根本不及其美的丑陋使君当然是哑口无言,继而溜之大吉了!

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罗敷的美也达到了极致。整个故事中罗敷的聪慧、坚贞、勤劳、勇敢让她显得很可爱,并因为可爱而美丽。可以说罗敷是在与使君斗智斗勇中所表现出来的高贵灵魂让她变得“完美”,使她能与岁月同行,在爱美之人的心间行走了千年,且历久弥香。试问,什么样的美丽可以抵挡岁月风霜的洗礼?应该是深厚悠长的内在美吧!

正所谓人无完人,像罗敷这样的完美形象很难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她出现在乐府民歌里,本身就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产物,其身上就集中体现着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和高贵品质。

另外,罗敷的形象从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完美”的审美需求,毕竟现实生活并不完美,总有这样或那样的遗憾,可以说罗敷的美弥补了人们心理上的缺失,特别是一个人的外在美,本来就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诗中对罗敷容貌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就让罗敷的美在每个人心中都投射了一道属于自己的风景,美丽而独特!欣赏并懂得拥有,尤为可贵!

二、问题探究

1.对“罗敷”这个名字的解读。

“自名为罗敷”有两种解释,一是说本名为罗敷;另一说是指她自称为罗敷。罗敷是古美女名,汉代女子常取以为名。“敷”和“华”在现在是两个音,在古代却是同音的。我国古代在陕西的华州附近有一个驿站,叫做敷水驿。华州位于长安附近,这个敷水驿,就是华水驿。古代语音中有一个喉唇可以对转的

文档评论(0)

132****13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