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怎样教育叙事研究p.pptVIP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师在教育叙事中存在的问题一、记录中缺少幼儿的学习过程例5:康康(小班幼儿)选择了带插座的圆柱体,邀请我和他一起玩,我答应了。我坐在他的旁边,先给他示范,他一边看一边主动提出问题,我一点一点帮他解答。示范后,康康自己玩,他左手拿圆柱体,用右手两个手指去触摸圆柱体的边缘,然后将圆柱体放进插座里,并用双手去摸圆柱体的边缘。例6:东东(小班幼儿)现在吃饭有进步了。他刚来幼儿园时不喜欢吃菜,每次吃饭时都要老师哄着喂他。随着时间的推移,东东开始喜欢吃幼儿园的饭菜了,也不用老师喂饭。虽然刚开始时吃得有些慢,但东东可以独立完成了。教育叙事中,应重点记录幼儿的发展状态与变化,如生活状态、心理及行为的描述,在此基础上,考虑教师给予何种帮助和支持。抓住幼儿独特、关键的行为及转变,为教师的应对提供依据。二、记录中缺少教师指导的具体策略例7:玉玉(大班幼儿)选择了一张写有“蛇形加法”练习题的纸。开始做第一道题时,玉玉用手指着题中的数字,看了好长时间说:“哎呀,好烦呀!怎么那么烦呀!”我这才发现她一道题都没做出来。于是我请她取来彩色串珠,帮助她。一会儿,她就把三道题都做完了,而且都正确。例8:区域活动中,明明(小班幼儿)来到美工区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剪纸。别的小朋友拿起纸和剪刀就剪,而明明拿着剪刀一直没有动手。过了一会儿,他走过来对我说:“我不会,我怕我剪不好。”我说:“不要怕,大胆剪,你一定会剪得很棒的。我们先一起分析一下你要剪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在我的鼓励和引导下,明明拿起剪刀开始剪,不一会儿就剪好了。三、分析与记录内容不匹配(抓主要矛盾)例9:宝宝(中班幼儿)用笔在纸上画了个椭圆形,他在下面分别画了4根线条和4个线条较粗的小圆,他对我说:“老师,你看,公共汽车。”“嘿!这辆公共汽车上一定能坐好多人,如果车轮再大一些,即使人多也会开得很快。”听完我的话,宝宝拿起笔在4个小圆外又画了更大一些的圆,并用油画棒给车涂上颜色。“这次公共汽车变得这么漂亮,我也要坐上去。那司机叔叔坐在哪儿开车呀?”这次宝宝听完我的话没有动笔,而是小声地叫“老师”,并用双手摇着我的胳膊。我问他:“你是需要我帮助吗?”宝宝点点头。我说:“需要帮助可以,但你要跟我说,我才会知道。”(记录绘画过程)分析:宝宝的性格有些内向,虽然知道可以用语言请求别人的帮助,但在实际情景中往往不会表达,所以教师在这方面要多引导。(关注语言发展)四、分析不深刻例10:露露(小班幼儿)在夹珠子,手里拿着镊子将珠子从一个碗往另一个碗中夹,一边夹一边数数“1、2、3、4、5……10”,然后将珠子又全部夹回原来的碗中。露露一直在低头做,其他幼儿从她身边经过,她都没有抬头。露露接连做了三遍,然后面带微笑地说:“我做完了。”分析:露露很喜欢生活区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能力,锻炼幼儿小肌肉的力量。例11:小班区域活动结束后,幼儿开始集体分享,丽丽却趴在地上。我对她说:“我们大家要坐在一起分享了。”丽丽说:“我在捡掉在地上的珠子。”不一会儿,丽丽手里攥着3颗珠子来到我面前,说:“老师,我把掉在地上的珠子都捡起来了,我要把它们送回家了。”分析:幼儿个头小,视线范围小,所以能发现很多细节。记录须找准问题的“眼”——研究问题的由来案例:下午,媛媛翻了会书,又去玩沙区看了看。最后,她去了音乐活动区……分析:媛媛活动过程中是否有兴趣?如何开展的活动?结果如何?这些信息没有记载,这才是教师发现研究问题的逻辑起点。教师应详细记录幼儿的行为,尽可能涵盖所观察到的多方面、多层次的信息:如烦什么书?难度如何?阅读时间是多少?对概述的反应等。观察时,教师应紧紧抓住两个问题:环境是否对幼儿产生强有力的影响?幼儿有是如何改变和调整自己与环境互动?案例12:2008.3.6下午,在进行主题活动《奥运,北京欢迎您》时,我发现了一个新面孔。后来才知道,他叫丁佳勇,刚从某县转来。我播放了有关奥运的幻灯片后提问:2008年奥运会将在什么地方举办?奥运会有什么吉祥物?福娃都有哪些颜色?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我的问题,惟独小佳一言不发,接下来的几次活动中,他依然沉默寡言。显然,他的性格比较内向,语言发展比较差,无法与同伴正常交流……分析:教师不能在有限的观察后,未能完全了解幼儿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兴趣爱好特别是生理、心理的适应前提下,轻易得出幼儿性格内向的结论。应考虑,是否认知泙较低、语言表达能力差等原因引起的。以下4组视频片段,请认真观察,写出教育叙事并提出故事的“关键事件”与“意义”:锡坤2.mp4锡坤3.mp4豆豆和周周1.mp4情绪处理梁昊天.flv教师在教育叙事中存在的问题五、重视教师的“教”,忽略幼儿的“学”(儿童观)六、重

文档评论(0)

aiboxiw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