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系列微视频项目】投标方案.docx

【拍摄系列微视频项目】投标方案.docx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拍摄系列微视频项目】投标方案

(一)总体项目服务方案

1、项目主旨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要保护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加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发扬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代新风新貌。

天津是革命的土地、英雄的土地,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地方。

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276个传统村落中,有抗大遗址群、一二九师兵工厂、地道战遗址等红色资源,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

截至目前,天津共有276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数量居北方地区第2位,并已全部实现挂牌保护。

通过实施传统建筑修缮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措施,一批濒危传统建筑得到有效保护,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红色古村,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闪耀着革命精神的光辉。

作为革命历史的生动见证和红色文化的厚重载体,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这些村落不仅承载着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更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为发挥档案方志“资学、资政、资治”的作用以及记录历史、见证发展、服务社会的功能,让更多人了解天津传统村落的历史和现状,传承好、保护好传统村落,天津广播电视台计划与天津档案馆(天津方志办)联合推出8集系列微视频,以红色文化为切入点,立足传统村落农耕文化、商业文明和淳朴民风等深厚底蕴,深挖其丰富的历史信息、红色故事、文化景观与“非遗”技艺等资源,珍藏其承载的绵长情思与乡愁,促进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开展推进,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新的贡献。

2、微视频表现形式

2.1、整体构思针对本项目,我台(集团)拟通过“带着方志寻古村”为主题策划进行拍摄。

以天津档案馆(天津方志办)馆藏档案、方志为依托,以“红色文化”为切入点,以实地探访为主线,以沉浸式体验为内容,以真情实感为核心,选取8组有代表性的天津传统村落,拍摄8集系列微视频,时长5分钟,同时,通过航拍、单反拍摄、帧定格技术等不通形式,提供至少50张图片。

微视频将邀请记者(主播)和档案馆(方志办)专家行走其间,通过实地走访、现场参与互动、深度访谈、历史资料梳理等方式,寻找细节中流淌的历史痕迹,聆听尘封已久的往昔故事,述说这片热土的变迁发展,探寻燕赵古村落的根和魂,展现它们在新时代下的新风貌。

2.2、内容设计

(1)新技术加持,创新视觉表现形式。

增加穿越机拍摄,对古村落漫游展示,增强节目视觉冲击。

创新表现形式,用新技术新视效突出方志元素。

突出乡村振兴主题,用数据可视化、数字追踪特效展示发展成就。

(2)专家访谈,突出乡村振兴方志力量采访档案馆(方志办)权威专家,解读方志在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丰富新时代燕赵文化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3)实地寻访,深入浅出记录人文记者(主播)实地探访、亲身体验,以探索的视角发现村落的古街、古道、文物、民俗等,突出其亮点和特色。

同时,多维度体现村落的生态环境、历史变迁、宗族渊源和迁徙情况、红色文化等特色内容,通过与嘉宾现场互动讲述生动故事和人文特点,开掘传统村落的传承之美。

(4)沉浸体验,突出特点注重传承传统村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厚重的文化价值,是我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

乡土文化具有突出的历史特点,往往通过口传、手艺(传说、俗语、游艺)、俗信等传承。

节目拟通过走访传统村落居民,还原历史场景,沉浸式体验传统村落的文化之美。

3、微视频拟选取传统村落名单及拍摄思路

本项目将结合天津档案馆(天津方志办)档案、方志资料和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等因素,拟选取蕴含丰富红色文化和革命历史的传统村落进行拍摄。

以下为拟选取村落名单及简介:

(1)市涉县店镇村涉县村位于太行山南部东麓、涉县县城西北5千米处。

因其在清漳南岸,村西高岸处有一道红土岭,红者,赤也,故称。

村是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小山村。

该村始建于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

据村现存的原观音庙香亭石刻记载,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就有“村”之称。

村依山而建,随形就势,房屋错落有致,布局紧凑,大都是清代的砖石木建筑,现保存完好的院落有张家大院、贾家大院等。

古色古香的楼院民居散发着一种静谧豪情,和八百里金色太行的雄浑气魄相映成辉。

抗日战争时期,村是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驻地。

1940年12月底,在时任师长刘伯承、时任政委邓小平等率领下,一二九师司令部迁驻涉县村。

在这里,刘伯承、邓小平等率领八路军一二九师将士与当地人民一道,创建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书写了一段革命传奇。

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村人民不仅与一二九师将士结下鱼水深情,也为抗战作出巨大贡献。

据不完全统计,1938—1945年,全村800余人

文档评论(0)

在职法务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文案的个性定制,修改,洞色等,本人已有8年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扎实的文案功底,可承接清讲稿、读后感、任务计划书、营销方案等多方面的工作。欢迎大家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