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九年级语文教案.docx

《浣溪沙》九年级语文教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浣溪沙》九年级语文教案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浣溪沙》九年级语文教案

《浣溪沙》九年级语文教案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

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它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此调音节明快,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浣溪沙》九年级语文教案5篇,渴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浣溪沙》九年级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初步把握赏析诗词的三个基本方法。

2、体会苏轼心系民生的感情、乐观豁达,胸怀宽广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

学会勤诵读、多联想、抓意象的赏析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苏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怀大爱的宽广情怀。

一、导入:

周杰伦的《东风破》这首歌怎么来的?是词方文山依据苏轼的词《东风破》改编而成,东风破是词牌名。我们刚学过苏轼的词《江城子.密州出猎》,诗《赠刘景文》,唐诗宋词,诗词是中国文学中很重要的二种体裁,那么诗词有些什么区分呢?词有词牌名,诗只有题目,词可有题目也可没有题目,词的句式长短不一,诗则字数一致。词牌即词的格式有一千多种,而诗只有几种,故词自由得多。

二、对于诗词,我们该怎样去观赏呢?请同学们先说一说。

今日我们就以苏轼的《浣溪沙》为例,来学习诗词赏析的一些基本方法。

1、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勤诵读是一个鉴赏的好方法。

先请一个学生读一读,要求精确流利,字正腔圆。请学生评价。老师指正:上下片要停顿长些。再请学生读。

诗词都是讲韵律的,所以古人吟诵诗词时,常会手舞足蹈。先请《浣溪沙》九年级语文教案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大家手舞一舞,找出盖停顿的地方,击掌一次。▲▲/▲▲/▲▲▲/

足蹈也叫踏歌,请学生脚踏节奏读。然后手舞足蹈协作读。

古人作诗词讲究平仄,平声应读得舒缓,仄声应读得短促。学生试读平仄。

再手舞足蹈并读出平仄。老师手势指挥齐诵读。

2、人们品读诗词时,常说诗中有画,是由于文字给了人以丰富的想象。所以赏析的另一个好方法就是多想象。

请学生再品读《浣溪沙》,边读边想象。说说读着读着,你仿佛观看了什么?

小结:有了联想,平面的文字就变得立体起来,有了生命力,所以赏析诗词,确定不能失去想象。

3、赏析诗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抓意象。意象是用来寄予情感的客观物象,一般是自然景物。

请学生在词中找出认为是意象的事物:枣花、古柳、缫车、牛衣、黄瓜、日、野人家。

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农村气氛?进展生产,国泰民安。

看着这幅农村图景,想象的心情是怎样的?欣慰,开心。

可是苏轼有什么好快活的呢?简介背景。由于和朝廷革新派王安石政见不合,苏轼自请外调到了杭州,不多久,被迁调到偏远的密州(今山东诸城),四年后又被调迁至徐州(今江苏,靠近山东),到了徐州,又适逢大旱。碰上这么多不顺心,假如是你,会感觉怎样?(懊丧,绝望、愁闷等)。

苏轼仕途失意,在词中有无怨艾?没有。非但没有,还带着民众长途跋涉去石潭求雨,老天倒帮忙,下了几场透雨,于是苏轼又带着大家去石潭谢雨,回来途中,苏轼走进了这村子。看到村民们国泰民安,苏轼欣慰地笑了。这可以看出苏轼是个怎样的人?

不以个人得失为意,心中装的是国家兴盛,百姓国泰民安的大志。乐观豁达,爱民如子,亲民,胸怀宽广。

《浣溪沙》九年级语文教案全文共3页,当前为第3页。下片中有一个词很能表达苏轼亲民的特点,是哪个?“试问”。

怎样才算“试问”?客客气气,不想打搅。杜甫《石壕吏》中“有吏夜捉人,老妇前致词,吏乎一何怒”,和苏轼的“试问”形成何等鲜亮的对比。所以离开徐州时,百姓都依依不舍,所以苏轼到今日仍被后人景仰,决不仅仅由于他杰出的文学才华,还由于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心怀大爱的人格魅力。

5、总结赏析诗词的三个基本方法:勤诵读、多想象、抓意象。

三、作业:运用学到的方法,赏析张志和的《渔歌子》。

《浣溪沙》九年级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品尝诗意

●理解词人情感主线。背诵全词

2、过程与方法:

●理清借景抒发人生哲理层次,体会描写的精妙

●通过想象画面感受词的意境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体会词中蕴含的人生感悟

●培育乐观旷达的情怀

文档评论(0)

孙二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文档领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