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一 认识皮影戏(课件)鲁教版劳动六年级下册.pptx

任务一 认识皮影戏(课件)鲁教版劳动六年级下册.pptx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认识皮影戏;一、皮影戏简介;皮影戏是一种透过光影投射原理表现的戏剧。台湾的传统皮影戏偶通常是单眼侧面,看起来就像猿猴的样子,所以台湾的皮影戏又有个特殊的名字,叫做「皮猴戏」。台湾的皮影戏大约在三百年前,便已自大陆传入。;皮影戏与布袋戏和傀儡戏并称为三

大偶戏,也是结合了戏剧、音乐(伴奏

及演唱)、文学(剧本)、工艺(雕

刻)、美术(造型及敷彩)等各种技

艺的综合艺术。

;皮影戏是纯粹的民间艺术,其内容主要是为娱乐大众,造形也以教育乡民为主,故有所谓「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行」的说法。剧情多半以劝善惩恶为主旨,提倡忠孝节义,故深具社会教化的

意义与潜移默化的效果。;二、皮影戏起源;传说一:汉文帝刘恒的时候,宫妃将

叶子剪成人形,映在纱窗上哄太子玩,

因此有了皮影戏。

;传说二:汉武帝有一位心爱的嫔妃-李夫人,红颜薄命,武帝十分思念,就询问文武百官,是否有让李夫人还阳的方法,文武百官于是请了一位江湖术士魏少翁,魏少翁剪了一个李夫人的肖像,透过月光,隔着帷幕显现影像,武帝朦胧一看,

象是爱妃还阳了,几次

后,武帝的病便治好了。

;传说三:汉代名将韩信,在某一战争中,四面皆受敌军包围,只好在城内就地取粮,牛、羊、马皆可为食,至于兽皮则拿来挡风遮雪遮雨,但是时间一久,皮上面的毛和脂肪会脱落,冬天时,士兵在城楼上生火取暖时,城墙外的敌军透过兽

皮隐约可看到城内士

兵的影子,便不会贸

然进攻。;三、皮影戏的发展;皮影戏的兴盛是在宋朝以后,皮影戏发展到了清朝时,清廷怕民众反清复明,即使有三五个人集会,就会觉得有问题,何况是晚上点灯,戏弄皮影,弄得十分吵闹。因为朝廷觉得有「显明」的意思,所以打压皮影戏。

;皮影戏从北宋至今至少已经存在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也是当今电影的鼻祖。皮影戏从中国的北方向外传播,不仅遍布于大陆各地,也曾经随着蒙古西征传到中亚各国甚至欧洲的德、法等地,普遍受到大众欢迎。

;四、台湾的皮影戏;

台湾的皮影戏大约是

在明末清初时,先从广

东潮州传到福建南部,

再经由当时的移民传入

台湾的南部,清嘉庆时,皮影戏在台

湾演出已经非常兴盛,清末及民初同

时有数百团之多,但只限于南部的台

南、高雄及屏东地区,中部及北部少

见,此或与移民的聚居有关。;皮影戏的传承讲求「祖传制度」,例如师傅会传授技艺给媳妇,却不会传给女儿,因为怕手艺会外传,与自己竞争。尤其早期的老师傅在表演皮影戏时,会在身后搭起一块板子,负责打鼓等演出乐器的师傅则在板子后,所以实际上是看不到师傅是如何操作表演的。;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以及大众娱乐工具如电影、电视的兴起,传统戏剧受到了相当严重的冲击,而皮影戏也因此日渐没落,如今只剩下五个传统戏团存在于高雄县,分别为「东华」、「合兴」、「福德」、「永兴乐」和「复兴阁」,不但活动的范围小,平时演出的机会也少,未来或恐有消失的忧虑。

;五、皮影偶制作;台湾传统皮影戏偶以牛皮制成,制作过程包含影偶绘制、剪裁、上色、部位连结、装杆五个部分。

;(一)绘图

依剧中影偶的角色,设计适当的造型,并将影偶需要活动的部位分解开来,画成分解图。一个影偶一般分为七大部位:影人头部(一件)、上身(一件)、下身(一件)、上臂(两件)、下臂(两件)、腿(两件)、手(两件)。;(二)剪裁

分解图完成后,利用剪刀、美工刀等切割工具,将分解图中的各部件裁剪下来。

(三)上色

利用透明漆为影偶涂上颜色,以增加影偶的透光性,亦可增加影偶的硬度。

;(四)部位连结

将剪裁好,并着色完毕的影偶加以组装,再用针线缝合各部位。

(五)装杆

利用竹筷作为影偶的操纵杆,并将竹筷固定于影偶的头、手部位,以方便操纵影偶。

;六、皮影戏演出;皮影戏演出时,前场负责操作人偶,后场负责音效和配音(口白)。传统皮影戏使用文武场乐器如胡琴、三弦、堂鼓、小钹、锣等来演奏,并注重唱功。

文档评论(0)

溪涧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如有问题,请于后台留言联系上传者解决,如文档无法编辑,课件中音视频无法播放等。如遇课件中视频无法播放,请留言或私信,一定予以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43101132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