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炒法概述.ppt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炒法

一、含义:不加任何辅料的炒制方法。二、分类:随着药物受热程度的不同,清炒法又分为炒黄、炒焦、炒炭等不同的火候要求。三、目的1.增强疗效。如王不留行、焦麦芽等。2.降低毒性或副作用。如牵牛子等。3.缓和药性。如葶苈子等。4.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如地榆、荆芥等。5.保证疗效,利于贮存。如槐米等。*清炒的炮制方法工具手工炒制用炒药锅、铲、灶台等。手工炒制时多将炒药锅倾斜30~45度置于灶上,便于搅拌翻动。机械炒制用炒药机。常用平锅式和滚筒式炒药机,适合于大工业生产,效率较高。近年来研制成功的中药微机程控炒制机,采用微机程序控制,炒制性能良好,能保证炮制品的质量均一与稳定。火源无烟的炭火、天然气等火源。要求火力持久,清洁无烟尘。*滚筒式炒药机*清炒的炮制工序预热:先将空锅(多将其倾斜30~45度于灶上)预热,便于掌握锅温,使药物均匀受热,保证质量。测试锅温的方法有感温法和试投法。前者是以手靠近锅底感受锅温,后者为投入少量药物观察受热后的变化。加辅料炒法则先将辅料入锅处理至一定程度后,再投入药物。容器预热后投药是几乎所有炮炙方法都应遵循的法则。

*清炒的炮制工序投药与翻炒1.药物在入锅前要大小分档,以免生熟不均。2.投药量以能翻炒均匀为度。3.投药的同时应调整火力,并均匀翻炒药物。火力的选择与炒制方法、药物质地体积和炒制过程有关。翻炒时应注意“亮锅底”。*清炒的炮制工序火候与出锅火候指药物炮炙的时间和程度,原指古代道家炼丹时火力文武大小久暂的节制。炒制的时间控制与方法和药物性质有关。相对而言,炒炭>炒焦>炒黄。炒炭一般使用武火,炒焦一般使用中火,炒黄法一般使用文火。*清炒的炮制工序炮制程度的判断方法1.观颜色,包括药物表面、断面及内部的颜色变化。注意从锅内取出少量,在日光或白盘子内观察。2.嗅气味,炒制后药物透出固有气味或辅料的气味,如芥子辛辣气味,土炒有土香气。3.听声音,药物的外皮受热爆裂,有爆裂声出现。4.看形状变化,有些药物如王不留炒制后发生明显的形状变化,如膨胀、裂隙、爆开白花。判断到火候应及时出锅,避免炮炙太过。*清炒的炮制工序后处理药物出锅后应及时摊开晾凉。炒焦特别是炒炭时由于锅温较热,某些药物易产生火星,应在锅内喷淋适量清水,灭尽火星,炒干出锅,摊开充分晾凉,防止余烬复燃。加辅料炒时出锅后应筛去残留的辅料。*四、注意事项1.炒黄防焦化炒焦防炭化炒炭防灰化2.大小分档,火力适宜。3.炒前锅要预热。4.炒制均匀,出锅迅速。**第一节清炒法一、含义不加任何辅料的炒法称为清炒法。二、分类根据火候及程度的不同分为炒黄、炒焦和炒炭。三、目的1.增强疗效通过加热,使种子果实类药物爆裂,易于有效成分的煎出而增效。如王不留行、紫苏子、牛蒡子等;炒后增强焦香气味,而增强消食健脾作用,如焦麦芽、焦山楂等。2.降低毒性或副作用如牵牛子有小毒,炒后可以降低,同时缓和峻泻作用。莱菔子、栝楼仁等,生品有闷臭气,易致恶心呕吐,炒后可以降低或消除。3.缓和药性*******有些药物作用猛烈,炒后可以缓和,如葶苈子、牵牛子等。4.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某些药本身就有凉血止血作用,炒炭后增强,如地榆、槐花、茜草等。另有些药本身没有止血作用,但炒炭后可以产生止血作用,如荆芥、牡丹皮等。5.保证疗效,利于贮存有些药含有酶,可酶解其有效成分,但经炒制后可以破坏酶,即起到杀酶保苷的作用而保证疗效,如槐米、苦杏仁等。有些药物炒制后还可以除去水分、杀死微生物,或杀死虫卵,如海螵蛸等,从而利于贮存。四、注意事项1.炒黄时防焦化,炒焦时防炭化,炒炭时防完全灰化,失去药效。炒黄要求“炒黄取其黄,黄而不焦”。炒焦则取其芳香之性,要焦而不炭。炒炭则要防止完全炭化,要在药物内部保持药物的固有性质。2.药物必须大小分档,选择适当火力。如炒黄法多采用文火,炒焦法多采用中火,炒炭法多采用武火。但也有各例。如炒王不留行用中火炒制。在炒制过程中,搅拌要均匀,出锅要迅速;3.炒前锅要预热。炒制前要先将炒制容器加热,否则,有的药物可粘锅,而有的药物则易炒成“僵子”(由于炒锅温度过低,使药物达不到炮制要求)?*第一节清炒法一、含义不加任何辅料的炒法称为清炒法。二、分类根据火候及程度的不同分为炒黄、炒焦和炒炭。三、目的1.增强疗效通过加热,使种子果实类药物爆裂,易于有效成分的煎出而增效。如王不留行、紫苏子、牛蒡子等;炒后增强焦香气味,而增强消食健脾作用,如焦麦芽、焦山楂等。2.降低毒性

文档评论(0)

iri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