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花期“一促四防”技术课件讲解.pptx

油菜花期“一促四防”技术课件讲解.ppt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油菜生产普遍存在土壤缺硼、菌核病发生严重、后期高温逼熟等灾害问题,而传统油菜防灾防病技术繁琐低效。根据油菜生产特点,在初花期叶面喷施速效硼、杀菌剂、磷酸二氢钾,可实现油菜“一促四防”,有效促进油菜后期生长发育,防花而不实、防菌核病、防“老鼠尾巴”、防高温逼熟,确保油菜高产稳产。;油菜花期“一促四防”技术;

1.主要技术措施

喷施时间

油菜初花期是“一促四防”的关键时期,即从全田油菜开始开放第一朵花至全田有25%植株开花。最好选在上午10点以后和下午5点前无露水时喷施。应留意气象预报,避免喷施后24小时内下雨,导致喷施效果降低。;

1.主要技术措施

喷施次数

一般田块喷施2次,其中结合菌核病或蚜虫防治喷施1次,终花期喷施乙烯利1次。

;

1.主要技术措施

建议配方

以预防油菜菌核病和增加千粒重为主,每亩可一次性混配喷施以下几种药剂:多菌灵磷酸二氢钾速效硼。(建议用量:亩用50%多菌灵80-120克磷酸二氢钾100克20%液体硼40克)

;

1.主要技术措施

建议配方

油菜蚜虫较重的地方,在预防菌核病的基础上,应增加防治蚜虫的药剂:多菌灵水分散粒剂磷酸二氢钾速效硼吡蚜酮悬浮剂。(建议用量:亩用50%多菌灵80-120克磷酸二氢钾100克20%液体硼40克25%吡蚜酮悬浮剂20克);

1.主要技术措施

建议配方

生育期偏晚的田块,在终花期喷施乙烯利催熟,以加快生育进程,为早稻腾茬争取时间。

;

1.主要技术措施

建议配方

①长江流域产区:降低油菜菌核病和增加千粒重为主,每亩可一次性混配喷施以下几种药剂: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或咪鲜安(亩用量100克)+磷酸二氢钾(亩用量100克)+速效硼(有效硼含量>20%,亩用量50克)。机动喷雾器亩用药液量12~15千克/亩,一般手动喷雾器不少于30千克/亩。(注:咪鲜安不但抗菌核病能力最强,而且能在叶片形成保护膜,可持久防止菌核病侵染。);

1.主要技术措施

建议配方

②北方春油菜产区:在预防菌核病的基础上,应增加防治蚜虫的药剂: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或咪鲜安(亩用量100克)+磷酸二氢钾(亩用量100克)+速效硼(有效硼含量>20%,亩用量50克)+25%吡蚜酮悬浮剂(亩用量24克)。机动喷雾器亩用药液量12~15千克/亩,一般手动喷雾器不少于30千克/亩。;

2.注意事项

抓好清沟排渍,降低田间湿度。立春后雨水增多,不利于油菜正常生长发育,油菜田要开好厢沟、中沟、围沟,做到“三沟”配套,明水能排,暗水能滤,雨停田干。营造一个有利于油菜生长发育,不利于病菌生存的田间小气候环境。

;

2.注意事项

适时适度浅耕,清除田间病老叶。2月下旬到3月上旬要对油菜进行适度浅耕,增强土壤通透性和保温能力。通过浅锄消灭田间子囊盘,清除田间病老叶,减少油菜菌核病菌原基数。

;

2.注意事项

分类选择防治药剂:根据生产目的选择适当的药剂。

防治油菜菌核病,每亩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克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克。

防治油菜蚜虫,每亩用25%吡蚜酮悬浮剂20克或70%吡虫啉水分散颗粒剂6克。

;

2.注意事项

分类选择防治药剂

防治油菜霜霉病每亩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100克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100克。

根据田间病虫发生情况,合理混合上述药剂,加磷酸二氢钾100克、20.5%速乐硼50克,加水30公斤喷雾,预防油菜花而不实,保叶防早衰,提高油菜千粒重。;谢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vermonth155-2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ppt课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613506700006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