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C常见并发症与护理.pptx

CVC常见并发症与护理.ppt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汇报人:xxx

20xx-03-21

CVC常见并发症与护理

目录

并发症概述

感染性并发症

机械性并发症

静脉血栓形成和栓塞

其他罕见但严重并发症

护理实践与持续改进

01

并发症概述

并发症定义

并发症是指在一种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引起的另一种疾病或症状的发生,或者是在诊疗护理过程中,由一种疾病合并发生了与这种疾病有关的另一种或几种疾病。

并发症分类

CVC(中心静脉导管)常见并发症主要包括机械性并发症、感染性并发症和血栓性并发症等。机械性并发症如导管堵塞、导管异位等;感染性并发症如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血栓性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发生率

CVC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患者群体、操作技术和护理水平等因素而异。一般来说,机械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感染性并发症和血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低。

影响因素

影响CVC并发症发生的因素包括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免疫功能状态、导管留置时间、导管材质和类型、穿刺部位和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等。

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显著降低CVC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

减少并发症发生

提高医疗质量

保障患者安全

预防CVC并发症的发生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利于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预防CVC并发症的发生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安全,避免医疗纠纷和不良事件的发生。

03

02

01

02

感染性并发症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必要时使用外用抗生素。

局部红肿、疼痛

及时采集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

脓性分泌物

积极处理感染,加强营养支持,促进伤口愈合。

伤口愈合延迟

发热、寒zhan

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及时采取降温措施。

白细胞升高

定期复查血常规,动态观察白细胞变化。

器官功能损害

评估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各种治疗护理操作前后,均应严格洗手、戴手套、穿隔离衣等。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定时消毒病房,减少细菌滋生。

定期消毒病房环境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破损和感染。

加强患者皮肤护理

1

2

3

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有效的抗生素。

合理选用抗生素

按照药物半衰期及患者病情,合理安排用药时间和剂量。

严格掌握用药时机和剂量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

避免滥用和长期使用

03

机械性并发症

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流速度减慢、导管曲折或受压等。

及时冲管、更换导管、调整导管位置等。

处理方法

堵塞原因

风险评估因素

患者活动度、导管固定情况、敷料更换频率等。

预防措施

加强患者教育、妥善固定导管、定期更换敷料等。

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定期检查导管位置等。

预防措施

采用适当的固定装置如思乐扣等,将导管妥善固定于皮肤上,避免导管脱落或移位。

固定技巧

03

记录与报告

详细记录导管脱落或移位的时间、部位及处理过程,并向相关部门报告不良事件。

01

发现导管脱落或移位

立即停止输液或输血等操作,用无菌纱布覆盖穿刺点并压迫止血。

02

通知医生

及时通知医生,评估患者情况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04

静脉血栓形成和栓塞

静脉内膜损伤

静脉内膜具有良好的抗凝和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功能,完整的静脉内膜是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前提。静脉壁因外伤,如手术、创伤、电击或感染等造成内膜破坏,是静脉血栓形成的始动因素。

血流缓慢

是造成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首要因素,但单一的静脉淤血,常不致引起深静脉血栓形成,静脉血流淤滞增加激活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与静脉壁接触的时间,容易引起血栓形成。

血液高凝状态

在抗凝血酶Ⅲ缺乏、纤维蛋白原含量过高和血液浓缩时,血液呈高凝状态,容易引起血栓形成。

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扩张等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典型症状,此外,还可出现皮温升高、皮肤颜色改变等症状。

临床表现

包括超声诊断、静脉造影、CT静脉成像等,其中超声诊断是首选的检查方法,具有安全、无创、可重复性好等优点。

诊断方法

预防措施

包括避免长时间卧床、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穿医用弹力袜等,以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抗凝治疗策略

对于已经形成的深静脉血栓,应给予抗凝治疗,以防止血栓继续蔓延和改善静脉回流。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肝素、华法林等,具体使用应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进行。

VS

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及检查结果,评估发生栓塞的风险,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应急预案

对于已经发生栓塞的患者,应立即给予溶栓、抗凝等治疗,必要时可进行手术治疗。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栓塞风险评估

05

其他罕见但严重并发症

心脏压塞时,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典型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心脏骤停。此

文档评论(0)

繁华专业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繁华专业文档,为您提供有价值的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