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模拟地理试卷(江苏专用)(解析版).docx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模拟地理试卷(江苏专用)(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模拟卷(江苏专用)

(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第1~3章(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5.难度系数:0.7

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下图为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是世界人口稠密区,有关其分布共性的描述是(???)

A.处于中、高纬度B.多为山地、丘陵

C.经济高度发达D.多为沿海地区

2.图中⑤⑥⑦⑧四地人口稀少,其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A.⑤—高冷B.⑥—湿热

C.⑦—冷湿D.⑧—干热

〖答案〗1.D2.B

〖解析〗1.据图可知,②大部分位于低纬,排除A;四地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地区,排除B;③④地区为发达国家,经济发达,①②两地为发展中国家,排除C;四地都位于沿海地区,D正确。故选D。

2.⑤位于北非,热带沙漠气候区,气候干热,A错误;⑥位于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气候湿热,B正确;⑦位于南极洲,气候冷干,C错误;⑧位于青藏高原,气候寒冷,D错误。故选B。

2022年中国人口出现近61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如图为中国总人口及自然增长率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十多年来,我国(???)

A.人口总量持续增加B.2022年人口性别比趋于合理

C.出生率在持续下降D.2012年净增加人口数最多

4.现阶段我国人口变化会导致(???)

A.环境承载力下降B.年龄结构优化

C.养老负担加重D.就业岗位增多

〖答案〗3.D4.C

〖解析〗3.阅读中国总人口及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可知,在2021年人口总量持续增长,2022年出现下降,A错误;据图不能推测性别比变化,2022年人口总量出现下降,不能说明人口性别比最合理,B错误;在图示期间,自然增长率在2016年前波动变化,2016年后,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死亡率变化较为平稳,自然增长率的波动变化反映出出生率波动变化,C错误;2012年人口总数减去2011年人口总数可得出2012年净增加人口数,通过计算可知,2012年净增加人口数为1006万人,从2011到2022年人口净增加人口数量依次为,825、1006、804、920、680、886、799、530、459、212、38、-75万人,D正确。故选D。

4.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限度,现有人口的增减,对环境承载力影响较小,A错误;新生儿数量减少,老年人口增长,年龄结构不会优化,B错误;现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老年人口数量增多,老龄化严重,导致养老的负担加重,C正确;就业岗位的增减与社会经济发展有关,人口数量出现减少趋势,不会导致就业岗位增多,D错误。故选C。

下图为某城镇不同指标下人口合理容量(单位:万人)的“木桶效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该城镇的人口合理容量为(???)

A.63.80万人B.83.20万人

C.72.36万人D.70.18万人

6.图中制约该城镇人口合理容量最根本的因素是(???)

A.建设用地B.科技因素

C.水资源D.生态环境

7.提高该城镇人口合理容量的可行性措施是(???)

A.大力开采地下水B.加快矿产资源开发

C.优化土地资源配置D.迅速扩大耕地面积

〖答案〗5.A6.A7.C

〖解析〗5.人口合理容量的“木桶效应”由最短板决定,建设用地对应的人口合理容量最少,应为该城镇的人口合理容量。图中建设用地的人口容量最低,为63.80万人,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由“木桶效应”可知,人口合理容量的“木桶效应”由最短板决定,图中最短板为建设用地,故制约该城镇人口合理容量最根本的因素是建设用地。故选A。

7.该城镇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短板因素为建设用地,因此提高该城镇人口合理容量的可行性措施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C正确。ABD项内容易破坏生态环境、资源枯竭,不利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ye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