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务:我国国家审计的价值体系.pdf

会计实务:我国国家审计的价值体系.pdf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国家审计的价值体系

经实证主义论断,国家干预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非此即彼”的经济模式艰险难

行,市场和政府都会失灵。国家干预主义,当变革经济模式时,于上世纪末分化

了苏联;同样,经济自由主义或国家资本主义,本世纪初让拉美陷入债务危机并

波及全球。

 当意识到在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制衡或平衡时,危机却已然发生,于是试图开辟

一条新道,就成为当下世界普遍的挑战。按马克思主义哲学论:“非此即彼”的

矛盾论中不否认“择中”论,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之所以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也正是基于此,相机抉择于政府和市场之间的效益、效率、公平、公正及均

衡。

 当意识到在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制衡时,仅仅是经济政策的抉择,难道与民主政

治制度、价值观念、历史文化等没有渊源?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意图“交互、对冲”西方普世准则,开辟一条道路;从性质看,“资本

主义必然灭亡”,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法超越资本主义,中国只能守着辉煌

自我演绎;从内容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前停留在“国家要富强、民主、文

明、和谐,社会要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三个层次上;从进程看,社会主义建设坚持百年不动摇,让人民当家作主,兴中

华民族之复兴。

 维系政府与市场之间均衡之一的中国国家审计机关,既对政府又对市场予以监

控,是国家政治制度的安排、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体系建设凸显尤为重要。

 因此,国家审计建设任重道远。当前形势和任务下,探讨国家治理条件下审计

建设,笔者认为,须探讨审计价值内涵。

 一、国家审计

 (一)国家审计的简要发展。

 审计是基于委托经济责任产生而产生的。国家审计是伴随阶级社会产生而产生

的,是具有阶级属性的。

 当前,审计发展的简要脉络:

 从1985年开始,审计机关的工作重点开始由组建机构转到了开展审计监督工

作上。

 1991年底,《审计工作发展纲要(1991~1995年)》颁布实施。纲要认为,审

计机关是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专门机关,审计监督是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分,与财政机关履行管理职能进行的监督,在层次上有所不同;纲要设想,到

2000年建立起与新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相适应的、在宏观调控中发挥监督作

用的审计制度。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提出,进一步改革计划、投资、财政、金融和一些

专业部门的管理体制,同时强化审计和经济监督,健全科学的宏观管理体制与方

法。审计工作重点转到为宏观管理服务。((审计文化中国审计史)湖北省审计

厅网站2011-12-9)1994年8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正式颁布。总

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国家的审计监督,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

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997年10月21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

 2004年,时任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中央财经大学法律系主办的“中国财经

法律论坛”演讲时首次提出,“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工具,要在国家治理过程

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2006年2月28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正式颁布。

 2008年,刘家义审计长在中国审计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上阐述了审计作为国

家经济社会运行“免疫系统”的重要观点,指出审计本质上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

运行的“免疫系统”。

 2010年2月2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正式颁布。

 2011年,刘家义审计长在中国审计学会第三次理事论坛上提出:“在国家治

理中,国家审计实质上是依法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行为,其本质是国家治理这

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是国家治

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3年3月27日,刘家义审计长在全国审计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视频会议

上指出,审计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一种安排、监控国家经济运行及风险,构成

国家治理体系设置。

 从审计近时期发展脉络,实践地看,无疑将审计的性质和内涵进一步提升。

 (二)国家审计的定义沿革。

 1989年4月,第一次对审计进行了定义,即审计是由专职机构和人员,依法

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

行审查,评价经济责任,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

进加强宏观调控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

 1995年10月,第二次审计定义研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930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