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历史英雄人物介绍陈寅恪.pptx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代历史英雄人物介绍—陈寅恪

-1求学时期2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3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4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5新中国成立后6文化大革命时期目录CONTENTS

33adf3ff-a7e7-440a-a907-889ed3c38c71陈寅恪(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字鹤寿,江西修水人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国家第二级研究员,民盟盟员

求学时期1

求学时期01其祖父陈翼琼(1827~1897)为粤军名将,曾参加镇压太平天国革命05陈寅恪自幼承家学渊源,小时候读书、属对、写文章,一点不用功,完全是玩耍消遣式的读书,到祖父和父亲书房里找书看。后来,陈寅恪与兄陈衡恪(师从周大烈)、弟陈隆恪(师从范当世)并称为一门三杰0203父陈三立(1852~1937),光绪进士,官吏部主事,精研古典文学04母亲俞明诗(1855~1930),浙江绍兴人,曾随侍孙中山先生其祖父陈翼琼(1827~1897)为粤军名将,曾参加镇压太平天国革命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2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陈寅恪从德国柏林大学毕业回国,任长沙湖南大学教授,后兼任中文系主任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3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陈寅恪被聘为英国牛津大学中文系教授,并于1937年夏首度赴英。后因抗战爆发而回国,任职于西南联大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4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战胜利后,陈寅恪再度被聘为牛津大学教授,并迁居于牛津

新中国成立后5

新中国成立后陈寅恪由牛津转往伦敦大学任教。其后半生在香港、广州从事学术研究

文化大革命时期6

文化大革命时期陈寅恪在广州中山大学校园内先遭红卫兵围攻,继而受到批斗1968年10月15日,因洗澡时遭受严重烫伤后不治而逝世据称其须眉皆白,才同宋美龄在广州中山大学康乐园遗体火化时,双目已盲,不能见火光,而四周又无亲属

文化大革命时期01后其夫人唐筼于1969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文革中两人骨灰盒亦几经周折才寻回,文革结束后合葬于江西庐山植物园陈三立墓侧05后其子将骨灰盒带回北京,文革时原骨灰盒一度失踪,经中央批示追查还回骨灰盒,由唐筼先生女儿协助寻得盒子原样补配一只老旧圆筒型木盒重新安葬。之后唐筼骨灰盒亦补葬于其夫之墓穴旁边0203其碑曰:陈寅恪唐筼先生之墓04因当时难以定下葬之时间,故其子在遗嘱中称:当时无碑石随身入墓。随后匆忙火化及装运至南昌的骨灰盒再重返庐山补行正式安葬仪典,余秉共产党之旨意(蒋介石批示),务须细心妥为办理后其夫人唐筼于1969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文革中两人骨灰盒亦几经周折才寻回,文革结束后合葬于江西庐山植物园陈三立墓侧

-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XXXXXXXXXX指导老师:XXX答辩人:XXXTHESISDEFENSEPOWERPOINT

文档评论(0)

wanglingling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