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课堂】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池子与河流 》教案教学反思备课素材.doc

【七彩课堂】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池子与河流 》教案教学反思备课素材.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彩课堂】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池子与河流》教案教学反思备课素材

8池子与河流?

【教学目标】

1.认识“滔、涯”等7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结合生活实际对池子与河流的观点发表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结合生活实际对池子与河流的观点发表自己的想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导入: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池子和河流,你们能说说它们有哪些不同吗?(出示课件3)

学生活动:自由发言。

2.揭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俄国寓言大师克雷洛夫的《池子与河流》去看一看吧!

3.教师出示课题并板书:池子与河流,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

(1)教师提出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理解词语,读通句子。(出示课件4)

(2)学生活动:自主朗读课文,疏通字音。

2.学习生字词。

(1)(出示课件5)出示词语:滔滔?生涯?贵妇人?忙碌?遵循??应验

教师指名读词语,同学间注意纠正字音。

(2)识字游戏。(出示课件6)

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瞧,池塘里的荷花开了,都有谁?

预设:涯妇?碌?遵?滔?循?尊?验

(3)教师引导: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一些词语的意思吧。(出示课件7-10)

师生交流:①蜿蜒:曲折延伸。

造句:蜿蜒盘旋的长河就像一条巨龙。

②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本课指池子的日子悠闲。

造句:孩子们的生活总是无忧无虑的。

③淤塞:(水道)被沉积的泥沙堵塞。

④遵循:遵从,依照。

⑤行吟诗人: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的一种诗人,擅长写抒情诗和叙事诗。

⑥推究:推求探究(原因、道理等)。

⑦哲理: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原理。

3.教师提出问题: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说了什么?(出示课件11)

预设:第一部分:(第一至八小节)池子与河流的对话,展现了池子与河流不同的人生态度。第二部分:(第九至十小节)揭示池子与河流各自最终的命运。

三、角色对比,感知看法

1.教师提出要求:朗读课文第1至8小节,找一找哪几个小节是池子说的话?哪几个是河流说的话?(出示课件12)

(1)教师引导: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吧。(出示课件13)

(2)学生汇报。

预设:第1至6节是写池子说的话,第1至5节都只有前引号,没有后引号,直到第6节才出现后引号。

(3)教师点拨:一个人连续说了几段话,且段与段之间没有提示语,可以段前标引号,段后不标引号。讲完所有的话,最后一个自然段末尾再标后引号。

(4)教师追问:按照刚才的方法提示,你能找到哪几个小节是河流说的话吗?(出示课件14)

预设:第7至8小节是写河流说的话,第7小节只有前引号,没有后引号,直到第8小节才出现后引号。

(设计意图:本文中池子与河流的角色对话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有些分割不清,需要通过反复阅读和认识引号的特殊用法,帮助学生厘清角色。文中还有不少学生难以理解的词语,通过集体讨论或教师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2.小组合作:再次朗读课文,小组讨论:池子和河流有什么不同?(出示课件15)

(1)学生小组合作并讨论相关问题。

(2)学生汇报:

预设1:做法不同:从“我安闲地躺在柔软的泥土里,像贵妇人躺在鸭绒垫上一样。”看出池子无所事事,安逸清闲;从“滚滚滔滔”“数也数不完”这两个词语可以看出河流忙碌辛劳。(出示课件16、17)

预设2:志向不同:从“无忧无虑”“还有什么能够代替?”可以看出池子得过且过,贪图安逸;河流则胸怀大志奔流不息,可以从“不顾自身的安逸”“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看出来。(出示课件18、19)

预设3:命运不同:河流长流不断;池子完全枯干。(出示课件20)

3.教师总结:(出示课件21)

教师相机板书:池子:生活安逸—被遗忘—干枯

河流:遵循自然规律—赢得尊敬—长流不断

四、明确寓意,拓展延伸

1.教师提出问题:对比了池子与河流的不同后,请找一找:哪句话揭示了这首诗阐述的道理?(出示课件22)

预设:才能不利用就要衰退,它会逐渐磨灭;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所为。

教师小结:不要贪图安逸、虚度年华,应当为社会多作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光添彩。

教师板书:不要贪图安逸,虚度年华

2.教师引导思考:根据课文揭示的道理想一想:池子与河流的观念,你赞同哪一个?生活中有池子这样的人吗?你想对他说什么?(出示课件23)

预设1:我赞同河流的观念,拥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才能为社会多作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光添彩。

预设2:生活中有这样好吃懒做的人,我要劝告他们:懒惰只会让你虚度光阴。只有勤奋努力,积极进取,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设计意图:抓住对比,引导学生在读中比较池子与河流生活方式、志向的不同,到最终结局的不同,再引

文档评论(0)

137****98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