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省中考统考语文模拟卷(一)(山东卷)2024年新中考地区语文适应性考试模拟卷(新中考地区适用)(原卷版).docxVIP

新省中考统考语文模拟卷(一)(山东卷)2024年新中考地区语文适应性考试模拟卷(新中考地区适用)(原卷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1

备战2024年新省中考统考语文第四次适应性考试模拟卷(山东专用)

第一模拟(原卷版)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

姓名

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本题8分)学校举行“文化山东”研学活动。小鲁搜集了有关家乡的文化资料与你分享。

山东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曾产生过许多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①……等等。闵子,名损,字子骞,春秋时鲁国人,以孝名闻后世。孔子曾称赞这位得意门生“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②。”

传说,闵子骞10岁时丧母,其父续弦再娶,后母带来两个弟弟,对家里的三个孩子态度迥异,常常虐待闵子骞。有年冬天,他身穿继母用芦花制作的冬装为父jià车,天寒风冷,衣不避寒,鞭子从冻jiāng的手中掉落,其父以为他偷懒,怒而鞭打闵子,衣破芦花飞扬,这才知道闵子骞受继母虐待的真相,便要休妻。闵子骞劝父“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从而留下了“单衣顺母”③、“鞭打芦花”的德孝故事在民间流传。至元代,郭居敬将闵子骞的故事编入④《二十四孝》,使之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

闵子骞的故事,具有一定的启发教育作用。弘扬、保护传统孝道美德,关于教育青少年尊老敬贤、提高公民道德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等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2分)文中有两个字暂用拼音代替,两个加点字不确定读音。请你帮小鲁选出正确的一项(???)

A.架?????僵?????jiǒng?????lüè B.驾?????僵??????jiǒng?????nüè

C.架?????疆?????xiōng?????nüè D.驾?????疆??????xiōng?????lüè

2.(2分)上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四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2分)第三段中的画线句有两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弘扬、保护传统孝道美德,关于教育青少年尊老敬贤、提高公民道德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等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2分)文化采风途中,小鲁记录了自己对不同地域美食的感受,其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东人最喜欢煎饼卷大葱,薄如蝉翼的煎饼卷着山东特产的大葱,吃起来又香又脆,葱香满口,只吃一个可是意犹未尽。

B.拔丝山药是山东人过年迎春菜式中的一道甜点,甜脆香酥,津津有味,令人难以置信:用简单的食材,竟然也能做出可口的美食!

C.油旋是济南人钟爱的早餐小食,色泽金黄,外酥里软,葱香浓郁,闻一闻便让人垂涎三尺,若再来一碗鸡丝馄饨,简直就是绝配。

D.德州扒鸡是德州市特产之一,肉质松软适口,具有健胃、补肾、助消化等功能。其外型美轮美奂,色泽金黄透红,看起来妙不可言。

综合性学习(共8分)

学校开展以“清明节风俗”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材料一】扫墓祭祖。清明节是传统的春祭大节,其习俗由来久远。据考古,广东英德青塘遗址发现万年前的墓葬,经加速器质谱(AMS)测定,年代距今13500年左右,表明距今1万多年前,古人已具有明确的有意识的墓葬行为和礼俗观念。扫墓祭祖,是清明节俗的中心。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

【材料二】踏青。踏青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春日景象,郊外远足,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材料三】插柳。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插柳的习俗与避免疫病有关。唐人认为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宋元以后,人们踏青归来,往往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疫。

5.(4分)三则材料中列举的清明节风俗,具有的共同特点。是清明节风俗的中心,“踏青”的含义是,“插柳”的原因是。(每空不超过4个字)

6.(2分)下列诗句,与材料中列举的风俗有关系的一项是(???)_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B.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C.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D.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7.(2分)清明节前夕,学校组织学生前往烈士陵园开展了祭扫革命先烈的活动,确立了“缅怀革命先烈,”的活动主题,请你运用对偶手法,补全这一主题。

8.(本题8分)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处相应的句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为梦奔跑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