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活动设计与策划 活动20 乡村稼穑情,振兴中国梦.ppt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活动设计与策划 活动20 乡村稼穑情,振兴中国梦.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乡村稼穑情,中国振兴梦——“乡村文化传承开发情况调研”活动【活动主题】乡村文化的传承开发对乡村振兴战略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以及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传承开发乡村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通过本次调研实践活动,主要引导学生认识乡村文化的内涵,探索乡村文化的价值,理解开发乡村文化资源对于发展乡村文化产业、重塑乡村文化生态、建设美丽乡村、促进乡村有效治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懂农知农情怀,培养助力乡村振兴的技能型人才。【活动目标】知识目标:掌握乡村文化的概念、种类及价值,了解保护传承乡村文化的措施和开发利用乡村文化的对策。技能目标:能利用调查问卷等辅助资料,对乡村文化开发利用情况进行调研,并学习撰写调研报告、活动总结等。素养目标:在调研中引导学生了解乡村振兴、农业强国等方面的国家政策,培养学生知农、爱农、懂农、兴农的情怀。一、导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的助推。党的十九大做出了实施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位一体的总要求。乡村文化的传承开发对乡村振兴战略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以及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传承开发乡村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在国家政策引导支持和群众的广泛参与下,发展乡村文化的工作正在蓬勃发展。遍布各地的乡村是丰富多彩的文化的重要载体,乡村蕴藏的文化资源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二、诗歌诵读表演1.由准备好的同学上台,与大家互动朗诵一首抒写农耕生活的诗歌《诗经·豳风·七月》,大家感受诗歌中展现的一幅幅农耕生活场景,体验远古时期先民们的稼穑情、幸福梦。《诗经·豳风·七月》内容解说序号农耕生活场景思想感情浓浓稼穑情第一章一年劳动生活的速写画悲叹心酸、欣喜宽慰1.展示了周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就像是一幅幅的风俗画。2.全诗充满了自然风光和强烈的乡土气息。3.承载着远古先民渴望温饱、追求幸福的浓浓稼穑情。第二章春意盎然的采桑图伤悲第三章色彩明艳的植桑纺绩图自豪、不满第四章声势浩大的狩猎图平静接受、客观反映第五章富有视频效果的动态岁寒图无奈悲凉第六章节奏忙、快的吃货图苦涩第七章匆匆忙忙中绘制的一副修缮图艰辛、繁忙第八章年终宴饮称觞图欢乐祥和、和谐喜庆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诗经·豳风·七月》2.诗歌释义《诗经·豳风·七月》是最长的一首国风,产生于西周,是反映周人农耕生活的一首长诗,它承载着远古先民渴望温饱、追求幸福的最久远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说:“乡村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让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其魅力和风采。”

文档评论(0)

dllkx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本文库主要涉及建筑、教育等资料,有问题可以联系解决哦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13302032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