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4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单元检测三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__明清时期.doc

新教材2024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单元检测三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__明清时期.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元检测(三)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23·黑龙江省龙西北地区八校联考]明初,朱元璋在废中书省的同时,有意提高六部地位,使六部成为皇帝直接领导下的行政管理部门,六部尚书参与全国性的大政大狱研究,不再像过去那样凡事都必须向丞相汇报请示。这一举措()

A.有助于提高中枢机构行政效率

B.扩大了六部权力范围

C.有效保障了皇帝决策的正确性

D.缓和了君相之间的矛盾

2.[2023·湘赣皖十五校联考]明代,督抚是出于督察地方军事的需要设置的。到了清代,督抚集地方司法、行政、军事等权力于一身,同时需把地方情况反馈给中央。这一变化说明()

A.皇权与相权矛盾得到缓和

B.地方行政效率大大降低

C.清政府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君主统治严重依赖督抚

3.据史料记载,清代,皖南地区宣城、南陵二县姜的品质优良,植姜面积较广,姜类非常畅销,“宣城、南陵姜利最大,宣城黄渡产者无筋……上农夫家亩可数十石,计一乡可得数万石”。这表明,当时皖南地区()

A.经济作物开始大量种植

B.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C.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D.区域间的贸易较为活跃

4.[2021·山东省滨州市期末考试]《清史稿·食货志》记载:“令各省将丁口之赋摊入地亩,输纳征解,丁随地起。”这一政策()

A.放松了国家对人身的控制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解决了人多与地少的矛盾

D.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

5.[2023·辽宁省六校协作体期中考试]据记载,明永乐十三年,重开会通河,依托京杭大运河,停止海运。由于运河淤塞,1901年清政府废止漕运。而当西方已有的传统贸易商路被阻塞时,西方人急切地开辟新航路。由材料可推断出中西方()

A.经济形式不同B.国家制度不同

C.对外政策不同D.思想文化不同

6.明成祖朱棣在位时期曾五次北征蒙古,与此同时,他还在黑龙江流域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先后派亦失哈5次巡视奴儿干,招抚女真各部。结合下面表格,据此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朱棣五次北征蒙古时间

亦失哈五次北巡奴儿干时间

永乐8年2月出发

永乐9年春出发

永乐12年3月出发

永乐10年冬

永乐20年3月出发

永乐13~18年冬

永乐21年7月出发

永乐18年前后

永乐22年4月出发

永乐21年春出发,22年秋返回

A.奴儿干都司的设立引发了明蒙战争

B.奴儿干都司支持了明朝边疆战略的实施

C.奴儿干都司的官员要定期朝觐述职

D.奴儿干都司奠定了我国北部疆域的版图

7.[202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期末考试]据史书记载,印度次大陆上的古里、柯枝等国,几乎每次都随郑和使团入贡明朝;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后,阿拉伯地区的忽鲁漠斯、阿丹、佐法尔,非洲东海岸的木骨都束、竹步、麻林等国也多次遣使纳贡。这表明郑和使团()

A.开创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新局面

B.大大增加了明朝的财政收入

C.扩大了明朝在印度洋沿岸的影响力

D.促使明廷放弃了“海禁”政策

8.1735年,乾隆帝以军机处为“前朝败政”,予以撤销;1737年,又谕令大学士鄂尔泰等仍办理军机事务;到1738年,正式称为“军机处”,省去“办理”二字。此后,军机处不但常设不废,而且其职权愈来愈大。这一变化说明()

A.君主集权走向顶峰过程艰难

B.军机处是强化皇权的工具

C.清初中枢权力体系不断创新

D.清初皇权与相权矛盾尖锐

9.[2023·浙江嘉兴月考]清朝某王公言:“国家宠幸黄僧,并非崇奉其教以祈福祥也。只以蒙古诸部敬信黄教已久,故以神道设教,藉仗其徒,使其诚心归附以障藩篱,正《王制》所谓‘易其政不易其俗’之道也。”这一论述()

A.说明了册封“班禅”的政治目的

B.论证了对各民族地区的分而治之

C.揭示了“因俗而治”的治理智慧

D.折射出康熙对于儒家文化的尊崇

10.清朝《钦定台规》规定,各地巡视御史自命下之日起,在门上大书“回避”字样,不许见客、不收书、不接纳私办人役、不赴饯送宴会,且限领敕后三日内出京,沿途不准停留,到境后不受私书私馈等。这一规定()

A.增加了财政收入

B.推动了监察机制的完善

C.扩大了御史权力

D.促进了封建制度的转型

11.[2023·成都市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康熙在对待台湾问题时曾郑重承诺:“若郑经留恋台湾,不思抛弃,亦可任从其便。至于比朝鲜不剃发,愿进贡投诚之说,不便允从。朝鲜系从未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据此可见当时康熙对台湾问题的态度是()

A.不允许台湾任何形式独立

B.强化中央政府对台湾统治

C.促进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

D.推动剃发在台湾地区执行

12.[2023·济南市高三三模]晚明苏州地方官黄希宪说:“吴中五方杂处,日食甚繁……吴所产米原不足供本地之用”。江南所需的粮食的一半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xq9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