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单元测试 统编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VIP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单元测试 统编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测试-统编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一、单选题

1.“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这说明

A.制度的设计受社会经济水平的影响 B.选官制度体现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博弈

C.九品中正制有利于各地区人才的选拔 D.九品中正制未能适应国家发展需要

2.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为官学与私学。唐代以后,私学得到进一步发展,私人设立的学塾、村学和蒙学构成基层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宋代书院制度的建立,推动了私学的发展。这种现象折射了(????)

A.科举制度的发展 B.商品经济的繁荣

C.文化氛围的宽松 D.市民阶层的壮大

3.唐代诗人王昌龄在《从军行七首》中写道:“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戴叔伦在《塞上曲二首·其二》中写道:“但愿此生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这主要体现了(???)

A.战争的残酷场面 B.强烈的入仕意愿

C.深厚的家国情怀 D.对劳动者的同情

4.2023年8月1日,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在众多文物中,有一件文物特别引人注目,那就是唐文成公主带到西藏地区的唐代古琴(如下图)。这把古琴(???)

A.见证了中央政府与西域的交流 B.是唐蕃友好的历史见证

C.反映了唐朝边疆治理不断加强 D.使唐文化开始向西传播

5.下图是魏晋时期河西走廊地区墓中壁画《采桑护桑图》。壁画中一位女子提篮采桑,一位鲜卑族男子拉弓射箭保护桑林。据此可知,魏晋时期河西走廊地区(????)

A.农业生产居于主导地位 B.受到中原农耕文明影响

C.农产品商品化得到发展 D.游牧生活方式不复存在

6.曹魏时期,选官时把察举和考试结合起来,后来固定了策试的标准和要求,大体上孝廉侧重于经义,秀才侧重于文采,这在南北朝时期越来越受到重视,这表明当时的选官制

A.扩大了统治基础 B.开启了隋唐科举考试的先声

C.打破了门第观念 D.改变了乡举里选的选官方式

7.南朝梁武帝极为崇佛,他扩建寺庙,带头吃素,登坛讲经,还多次舍身同泰寺。北魏太武帝却用儒学和道教自我标榜,于446年采取了一次大规模的灭佛行动,毁坏寺庙,坑杀僧徒。两位“武”皇帝对佛教的态度表明(???)

A.南北朝时期宗教影响到政治 B.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了挑战

C.“三教合归儒”理论开始形成 D.统治者的好恶决定宗教存续

8.梁启超曾说:“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下列最能引起文中“汉朝革命”的举措是

A.分封同姓王

B.实行内外朝制度

C.实行察举制

D.推行刺史制度

9.某中学一历史小组对历史上的盛世很感兴趣,他们搜集了以下历史信息,如图。

该历史小组研究的盛世是(???)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大定之治

10.曹魏时期在改良前代汲水工具后,制成的可以连续将低处之水提升到高处,也可以在涝灾时排水的工具是(????)

A.水排 B.翻车 C.筒车 D.水车

11.《齐民要术·卷八》记载了一种当时中原地区较流行的饮食羌煮法。就是选上好的鹿头煮熟了,把那皮肉切成两指大小的块,再把斫碎的猪肉熬成浓汤,加一把葱白和各种各样的调味料,就用鹿头肉蘸着肉汤吃。这反映了(????)

A.肉食成为当时的主食 B.民族间文化的交融

C.汉民族饮食的多样化 D.食品加工具的科学性

12.永嘉之乱后,北方大乱,南渡的东晋朝廷存续了汉魏以来的各种文物典章制度。而到北魏后期,出现了“衣冠人物尽在中原,非江东所及”的局面。与这一局面形成主要相关的是(???)

A.少数民族的大规模内迁 B.北方民族政权的封建化

C.世家大族推动文化传播 D.江南地区的不断开发

13.唐代科举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考生还要向礼部或达官贵人投献自己的代表作,称为“投卷”。杜牧把《阿房宫赋》投给太学博士吴武陵,由其推荐给东都试官,最终以第五名中举。这体现了唐代科举制

A.兼顾文化水平和行政能力 B.受到传统选官制度的影响

C.基本杜绝了高分低能现象 D.没有打破社会阶层的固化

14.魏晋至隋唐时期,修建了大量的石窟,如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生产技术进步 B.艺术种类众多 C.佛教广泛传播 D.社会持续动荡

15.唐代诗人白居易《重赋》云:“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税外加一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