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简介.docx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简介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农药

一、发现过程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开始的研究开始于1969年,捷克科学家Musilek等人在一种蘑菇(oudemansiellamucida)中首次发现了strobilurinA,并将这种物质用于治疗人类的皮肤病。OudemansinA是继StrobilurinA之后从腐朽的松木长出的蘑菇中分离出来的具有抗菌活性的天然抗生素。

随着越来越多具有杀菌活性的β-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天然抗生素的相继发现,有关其生物活性、结构确证、作用机理和全合成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从而也引起了农药公司和研究人员的极大兴趣。

1982年,英国捷利康公司和德国巴斯夫公司最早展开了该方面的研究工作。捷利康公司人员研究人员在StrobilurinA的结构基础上进行改造,打破其共轭三烯结构,合成了大量的以β-甲氧基丙烯酸酯衍生物为先导的杀菌剂,但仍未达到田间试用的要求。生测表明含(E)-β-甲氧基丙烯酸酯的化合物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而含(Z)-式的则没有活性。1986年获得含天然(E)-β-甲氧基丙烯酸甲酯基团的strobilurins合成物的专利权,1992年成功开发出了嘧菌酯(azoxystrobin),并于1996年成功上市。2000年又公布了啶氧菌酯,并于2002年上市。捷利康公司这类最早专利的发布阻碍了巴斯夫公司对该天然毒性基团的研究工作,但是巴斯夫公司发现了(E)-β-甲氧基丙烯酸甲酯的电子等排体,即(E)-甲氧基亚氨基乙酸甲酯基团。与合适骨架连接后也能提供活性,并最终实现了醚菌酯(kresoxim-methyl),在1996年上市。巴斯夫继1996年向市场推出醚菌酯以来,于2002年、2004年和2007年又成功上市了吡唑菌酯、醚菌胺和肟醚菌胺,其中吡唑菌酯是目前活性最高的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拜耳1998年公布了肟菌酯,1999年该产品推向市场。1994年发现氟嘧菌酯,于2004年投放市场。1998年发现、2001年上市的咪唑菌酮虽然结构上不同于strobilurins类杀菌剂,但与strobilurins类杀菌剂具有同样的交互抗性基团,目前该产品也归于拜耳。日本盐野义是从事该领域研究最早的公司之一,1993年研究发现的苯氧菌胺,1999年上市,成为防治水稻稻瘟病的优良杀菌剂。

二、作用机制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活性来源于它们能键合在细胞色素b(Cytb)的还原型辅酶Q的氧化位点(Qo位点),从而抑制线粒体的呼吸作用,也因此称为Qo抑制剂。细胞色素b是细胞色素bc1复合物的一部分,位于真菌和其他真核体的线粒体内膜,一旦某个抑制剂与之键合,将阻止细胞色素b和c1之间的电子传递,通过阻止三磷酸腺苷(ATP)的产生,从而干扰真菌体内的能量循环。

氟嘧菌酯fluoxastrobin

1.50

2004

Bayer

Flint

71.9

啶氧菌酯picoxystrobin

1.45

2001

DuPont

Flint

23.7

醚菌酯kresoxim-methyl

1.30

1996

BASF,Rallis

Stroby

-6.6

醚菌胺dimoxystrobin

0.5

2004

BASF

SwingGold

58.5

烯肟菌酯enestroburin

<0.1

2006

沈阳化工研究院

n.a.

苯氧菌胺metaminostrobin

<0.1

2000

Shionogi

Oribright

肟醚菌胺orysastrobin

<0.1

2007

BASF

Arashi

n.a.

唑菌酯pyraoxystrobin

<0.1

2009

沈阳化工研究院

n.a.

烯肟菌胺SYP-1620

<0.1

2008

沈阳化工研究院

n.a.

总计

26.28

14.8

1、嘧菌酯

嘧菌酯(Azoxystrobin)是世界上第一个商品化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其作用谱广,几乎可以防治所有真菌(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卵菌纲和半知菌类)病害。适用于谷物、水稻、葡萄、水果、香蕉、大豆、蔬菜、草坪和观赏植物等。它在对稻瘟病的防治中,既能抑制稻瘟病菌丝生长,又能抑制孢子萌发,对孢子产生、黑色素合成和孢子致病力等都有显著的影响。这表明嘧菌酯在稻瘟病菌整个生活史中都能起作用,不仅抗真菌侵入、抗真菌扩展,而且能明显地降低再侵染和初侵染的孢子基数并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嘧菌酯是目前世界上销量最大的杀菌剂,己在72个国家取得登记,用于防治84种不同作物上的400多种病害。

合成方法:

2.醚菌酯

醚菌酯用于谷物,可有效防治谷物白粉病、锈病、斑枯病,通过混剂可扩大杀菌谱、延缓抗性产生,也可防治水稻上的稻瘟病、纹枯病及葡萄和蔬菜上的霜霉病。具有保护、治疗和铲除作用。与其他甲氧基丙烯酸酯

文档评论(0)

175****465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