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刻绘装饰发展.ppt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录陶瓷刻绘装饰发展

(1)新彩装饰溯源与发展陶瓷刻绘装饰的发展一、汉唐五代越窑刻花装饰及其追求夏商周时代在刻花纹饰上盛行的动物纹样,魏晋时期流行植物纹饰,隋唐转为大叶花草装饰为主。汉代晚期越窑烧制出成熟的青瓷,直到唐末,中国瓷器烧制在世界上独领风骚。晚唐至北宋初期,受吴越刻花秘色瓷器的影响,中国陶瓷装饰美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越窑除保留了少量贴塑、印花等传统工艺外,在刻花装饰工艺上极具特色。当时的瓷工们在瓷坯未干之前用锐器或竹刀在器物上用半刀泥技法按图案设计要求而刻出的纹样。其特点是:吃刀深浅不一,折向时多出现线条不匀称的现象;其二是讲究阴阳刻线的对比,所刻花卉等立体感突出,刻花技艺上强调视觉艺术效果,因而其产品制作规整又不失独有的艺术情趣。五代越窑秘色瓷刻花执壶,其刻划细腻、朴拙自然、线条流畅、技艺精湛,其雕刻的灵巧秀丽之态、疏密相间的相映成趣之美,是晋唐时代刻花工艺难以比拟的。五代人徐夤在《贡余秘色茶盏》中描述“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这“巧剜”、“轻旋”就是精湛雕刻技艺的体现。如五代贡瓷梅瓶上,一面是浅雕轻刻文殊菩萨,手执如意棒,端坐猛兽青狮之背,栩栩如生。另一面纹饰是文殊菩萨之道场五台山,山势雄伟,云纹缭绕,山顶升起太阳,光芒普照。这梅瓶上文殊菩萨驾青狮的座像和其道场五台山的纹饰,刻线流畅,衣褶飘逸,构图完美,意境之美无以复加。青狮猛威,山势雄奇,云纹飞动,阳光灿烂,可谓至善至美之杰作。

(1)新彩装饰溯源与发展陶瓷刻绘装饰的发展二、宋元明刻花工艺的艺术追求刻花艺术的诞生、发展和壮大,离不开社会的发展,刻刀的讲究与开发,促进了宋代及其后代刻花工艺的蓬勃发展。宋代开始,平刀、斜刀、捏刻花刀、双线刀、尖刀、针刀、锥刀等各种类型刻刀的成功制作,让瓷器刻花纹饰发展出现了丰富多彩的变化,尤其在元明瓷器的纹饰上,迎来了一个讲究人文底蕴的美术装饰时代。青瓷刻花内容上有富贵牡丹、纯洁的莲荷、生动的游鱼、尊贵的龙凤,象征财富的水波、吉祥的云纹,还有几何类的篦纹、弧弦纹、弧勾纹、条纹、连续组合图案纹等等;构图上有团式、带式、适合式、散点式等。宋元明时期的缠枝牡丹纹、缠枝莲纹、缠枝菊纹极尽构图之妙,刻划线条舒展流畅,图案富有动感,与瓷器浑圆融合,尽显刻工之精湛和图案之美妙。

(1)新彩装饰溯源与发展陶瓷刻绘装饰的发展1、宋代刻花干净利落,飘逸酒脱。宋代刻花常采用刻中加剔的“剔刻手法”工艺,宋代刀法娴熟,干净利落,刻花弯曲有度,飘逸洒脱。研究传世的宋代青瓷刻花技艺,可以发现龙泉窑宋代瓷器上盛行篦划刻划装饰。花纹题材丰富,有团花、篦纹、浪涛、云纹、莲花、荷叶、枝牡丹、蕉叶、莲瓣、水波和垂叶纹等。宋代瓷人运用的刻花技术刀法往往犀利灵锐,走线洒脱豪放,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和空间感,是一种浅浮雕式的刻饰方法。纹饰部位结构准确,线条优美并且深浅恰当,既保证有一定雕刻深度,又能使纹饰与背景的层次脱离开来,以起伏不平,又不至太深的刻法,致使釉面往往无法漫平胎面,而导致出现瑕疵。从纹饰的边缘来看,有的地方能看出明显的行刀痕迹,因为窑工们根据纹饰需要刻意而为之,以增强画面效果和器物的朴拙感。北宋龙泉窑刻花碗,碗内壁装饰刻划海浪花纹,半刀泥(斜刀)操作,技法纯熟,线条奔放有力,自由潇洒。南宋龙泉窑纹饰以莲瓣、弦纹为主,南宋末出现双鱼、龙纹和贴花牡丹纹等,南宋龙泉窑玉壶春型藏瓶,颈部及底部刻有弦纹,分别有两层不同的刻花,颈部为蕉叶纹,瓶身划的缠枝牡丹纹,主次分明,釉色晶莹,微现青色,细致优雅。瓶身分为两段,上饰蕉叶纹,下饰划的缠枝花卉纹。

(1)新彩装饰溯源与发展陶瓷刻绘装饰的发展2、元代刻花气势磅礴,线条奔放。元代中期开始,龙泉窑青瓷在造型和装饰风格上,由南宋时期的纤巧隽永、清雅婉约变得雄浑敦厚、气势磅礴,形成鲜明的差异。元代刻划、模印、贴花、点彩、露胎等多种装饰技法的综合运用,根据不同的器物,采取不同的装饰技法组合。刻花、模印、贴花以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为主,同时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元代龙泉窑博采众长,为了迎合游牧民族和海外市场需求,出现了具有异域风情的纹样图案。元代青瓷人折枝花卉,纹饰清晰,装饰手法多种多样,有刻、划、印、贴、塑等,以划花为主,花纹粗略,线条奔放,纹饰以云龙、飞凰、双鱼、八仙、八卦、牡丹、荷叶等为多见。此外,还出现大量汉文和八思巴文字款铭。

(1)新彩装饰溯源与发展陶瓷刻绘装饰的发展3、元代镂空纹繁密紧凑,线条流畅。江苏准安市清浦出土的龙泉窑青瓷碗,碗外壁刻有凸起的莲瓣纹,内壁刻卷草纹,为元代龙泉窑的精品。华亭县东华镇挖出的瓷瓶,经瓷器鉴定泰斗耿宝昌先生鉴定命名为“元代龙泉窑青釉镂空花瓶”,其器身以镂空为主要装饰技法,肩部镂雕缠枝叶纹,上腹部分别镂雕两朵缠枝菊花纹和两朵缠枝莲花纹,前后左右相互对称。下腹部

文档评论(0)

方世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105013000012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