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 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地理试卷(含解析).docx

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 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地理试卷(含解析).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一期末统考地理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参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第一册。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3年7月14日,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制的“千眼天珠”望远镜经过半年调试测试,已具备连续稳定高质量监测太阳活动的能力,在青藏高原稻城开启科学试观测。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千眼天珠”及太阳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耀斑爆发可能会导致地球磁暴 B.“千眼天珠”主要用于观测极光现象

C.太阳黑子多的年份一定发生大海啸 D.太阳黑子爆发会导致电缆通信中断

2.“千眼天珠”选址在青藏高原的主要原因是(???)

A.空气相对稀薄,太阳辐射强 B.人烟稀少,观测受干扰少

C.太阳活动频繁,观测条件好 D.海拔较高,距离太阳较近

河流是塑造地表形态的重要外力,它对流经的地表不断进行侵蚀和堆积,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下图为河流的侵蚀和堆积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V”形河谷一般分布于河流的(???)

A.入海口 B.上游 C.中游 D.下游

4.冲积扇边缘处(???)

A.地势低洼,多地质灾害 B.沉积物颗粒大,地表水易下渗

C.河流以下蚀作用为主 D.土壤肥沃,适合农耕

5.下列关于图示辫状河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径流量季节变化小输沙量大 B.径流量季节变化小,输沙量小

C.径流量季节变化大,输沙量大 D.径流量季节变化大,输沙量小

北京气象台的天气预报中,常有“白天风向北转南,夜间风向南转北”的语句。图示意北京市及周边地区地形地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天气预报中出现的昼夜风向转变现象,主要产生于(???)

A.城市风 B.山谷风 C.海陆风 D.湖陆风

7.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材料中北京风向特征的是(???)

A. B.

C. D.

8.若考虑北京城市风影响,与北部郊区相比,南部郊区(???)

①白天风速较大②夜晚风速较大③偏北风比偏南风明显④偏南风比偏北风明显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全球海洋中蕴藏的潮汐能约有27亿千瓦,可供开发的约占2%,即约5400万千瓦。在有条件利用潮汐能的沿海国家和地区,建设潮汐电站不失为缓解能源危机的一种方案。图为潮汐发电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若按图示模式发电,一昼夜可完成发电(???)

A.两次 B.三次 C.四次 D.六次

10.图中一次、二次发电方式分别为(???)

A.排水发电、冲水发电 B.冲水发电、排水发电

C.均为排水发电 D.均为冲水发电

11.图中发电开始时间并不是a和d的原因是该时间(???)

A.坝内、坝外水位差较小 B.潮位过高

C.潮位涨落较慢 D.潮位过低

赤楠,又名“鱼鳞木”,叶呈椭圆形,侧脉多而密,花期为6—8月,果期为9—12月,四季常青。赤楠根叶皆可入药,可健脾利湿、平喘。完成下面小题。

12.赤楠属于(???)

A.热带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13.根据材料推测,赤楠可能广泛分布于(???)

A.大兴安岭 B.江南丘陵 C.青藏高原 D.内蒙古草原

14.近年来野生赤楠数量急剧减少,主要原因可能是(???)

A.人为过度采挖 B.全球气候变暖 C.适应能力差 D.天敌泛滥

土壤中微生物能分解有机质,有助于维持土壤性质的稳定和健康。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常年耕作土层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种类迅速减少,土壤的物理性质受到极大影响下图示意最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物质组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与微生物作用关联性最强的是图示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16.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减少将导致(???)

A.土壤颜色发生巨大变化 B.有机质分解速度变快

C.土壤结构变化较明显 D.土壤矿物成分完全改变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然环境的变化促进了生物的演化,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也进一步影响自然环境球上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是一个相互影响、共同演化的整体。下图为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种类变化图。

(1)图示甲表示的地质年代是,乙表示的地质年代是

(2)丙表示的植物种类是,丁表示的植物种类是。

(3)结合图表,归纳生物演化的特点。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垄状沙丘又称抛物线状沙丘

文档评论(0)

有料资料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各类数学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