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害虫防治策略手册.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玉米害虫防治策略手册

一、引言

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生长过程中易受到各种害虫的侵害。为了确保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加强玉米害虫防治工作至关重要。本手册旨在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一套科学、实用的玉米害虫防治策略,帮助大家有效降低害虫对玉米的危害。

二、玉米害虫种类及危害特点

1.玉米螟:玉米螟是玉米生产中的一种主要害虫,以幼虫危害玉米叶片、茎秆和果穗。受害植株叶片会出现不规则孔洞,严重时导致叶片枯死,影响光合作用,降低产量。

2.玉米蚜:玉米蚜以成虫和若虫吸食玉米叶片汁液,造成叶片发黄、皱缩,严重时导致叶片干枯死亡。同时,玉米蚜还能传播病毒病,对玉米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

3.玉米叶螨:玉米叶螨以成螨和若螨危害玉米叶片,使叶片出现褪绿、黄化、干枯等现象。严重时,整个叶片枯死,影响光合作用,降低产量。

4.玉米黏虫:玉米黏虫以幼虫危害玉米叶片,造成叶片残缺不全,严重时仅剩叶脉。受害植株光合作用降低,影响产量。

三、防治策略

1.农业防治:选用抗虫品种,合理轮作,避免连作;深翻土地,减少虫源;适时播种,错开害虫发生高峰期;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虫能力。

2.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制剂等生物资源,对玉米害虫进行防治。如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利用绿僵菌防治玉米蚜等。

3.物理防治:采用诱杀、捕杀等方法,降低害虫种群密度。如利用性诱剂诱杀玉米螟成虫,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杀玉米黏虫成虫等。

4.化学防治:合理选用农药,适时防治。在害虫发生初期,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注意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农药,避免产生抗药性。

四、防治措施及注意事项

1.防治时期:根据玉米生长阶段和害虫发生规律,适时进行防治。一般玉米害虫的发生高峰期在玉米拔节期至抽雄期,应在此期间加强防治。

2.防治方法:针对不同害虫,采用相应的防治方法。如玉米螟可选用生物制剂苏云金杆菌进行防治;玉米蚜可选用吡虫啉、噻虫嗪等农药进行防治;玉米叶螨可选用阿维菌素、哒螨灵等农药进行防治;玉米黏虫可选用高效氯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等农药进行防治。

3.注意事项:合理搭配农药,避免单一使用一种农药产生抗药性;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进行施药,避免过量使用;注意安全防护,施药时穿戴好防护用品,避免农药中毒。

五、总结

玉米害虫防治工作对确保玉米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广大农民朋友应掌握玉米害虫的发生规律,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有效降低害虫对玉米的危害。同时,要注意农药的合理使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希望通过本手册的指导,为大家的玉米生产提供帮助。

玉米害虫防治策略手册

一、引言

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生长过程中易受到各种害虫的侵害。为了确保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加强玉米害虫防治工作至关重要。本手册旨在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一套科学、实用的玉米害虫防治策略,帮助大家有效降低害虫对玉米的危害。

二、玉米害虫种类及危害特点

1.玉米螟:玉米螟是玉米生产中的一种主要害虫,以幼虫危害玉米叶片、茎秆和果穗。受害植株叶片会出现不规则孔洞,严重时导致叶片枯死,影响光合作用,降低产量。

2.玉米蚜:玉米蚜以成虫和若虫吸食玉米叶片汁液,造成叶片发黄、皱缩,严重时导致叶片干枯死亡。同时,玉米蚜还能传播病毒病,对玉米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

3.玉米叶螨:玉米叶螨以成螨和若螨危害玉米叶片,使叶片出现褪绿、黄化、干枯等现象。严重时,整个叶片枯死,影响光合作用,降低产量。

4.玉米黏虫:玉米黏虫以幼虫危害玉米叶片,造成叶片残缺不全,严重时仅剩叶脉。受害植株光合作用降低,影响产量。

三、防治策略

1.农业防治:选用抗虫品种,合理轮作,避免连作;深翻土地,减少虫源;适时播种,错开害虫发生高峰期;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虫能力。

2.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制剂等生物资源,对玉米害虫进行防治。如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利用绿僵菌防治玉米蚜等。

3.物理防治:采用诱杀、捕杀等方法,降低害虫种群密度。如利用性诱剂诱杀玉米螟成虫,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杀玉米黏虫成虫等。

4.化学防治:合理选用农药,适时防治。在害虫发生初期,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注意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农药,避免产生抗药性。

四、防治措施及注意事项

1.防治时期:根据玉米生长阶段和害虫发生规律,适时进行防治。一般玉米害虫的发生高峰期在玉米拔节期至抽雄期,应在此期间加强防治。

2.防治方法:针对不同害虫,采用相应的防治方法。如玉米螟可选用生物制剂苏云金杆菌进行防治;玉米蚜可选用吡虫啉、噻虫嗪等农药进行防治;玉米叶螨可选用阿维菌素、哒螨灵等农药进行防治;玉米黏虫可选用高效氯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等农药进行防治。

3.注意事项:合理搭配农药,避免单一使用一种农药产生抗药性;严格按照农药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5****657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