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心得·克己复礼+.doc

  1.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语》心得·克己复礼+.doc

“克己复礼”是春秋时代的一句格言。原意似乎是:“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这种解释表面看来没有问题,甚至有些一老生常谈的味道。仔细分辨,我们要问:一、欲望一定不好,以致必须克制吗?二、欲望若是随人性而有,则人性岂非具有恶的成分?三、礼是外加在人性之上的规范吗?人的欲望是恶的,只有合于礼的才是善的吗? 这些问题是无法回避的。像颜渊这样的第一流学生,在请教孔子什么是“仁”时,孔子的回答居然是“克己复礼为仁”。他接着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我特别感到兴趣的是“为仁由己”四字。前面才说“克己”,接着就说“由己”;前面的“己”是不好的欲望,后面的“己”却又成为善行的主体,这中间如何转换? 如果按照旧解,“克己复礼为仁”一语,不但无法回答前面所设定的三个问题,而且产生新的困难:以礼为仁之判准。这一点无法呼应孔子的立场:“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在此,仁是礼乐的根源。当然,仁与礼可以相应,但是当不至于肯定“以礼为仁之判准”。那么,有无他解? 透过“为仁由己”,我们知道人的主动性与负责性是“为仁”之关键。依此思考“克己复礼”,则“克己”是“自为主宰或能够自己做主”,“复礼”是“实践礼的要求”。合而观之,一个人能够自己做主去实践礼的要求,就是“仁”,也就是“人生正途”。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如此一来,不必担心“欲望是善是恶”的问题,却把焦点转向人的主动及负责态度,其中要点在于人的主体自觉。若以“克”为“克制”,难免觉得自己处处都是毛病;若以“克”为“能够做主”,则自我显示向善动力,可以主动负责安排人生。何者比较符合孔子原意?我想是后者。因为“能够自己做主去实践礼的要求”,其中已经包含了“克制欲望”在内。 颜渊再问具体做法,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礼”原是行为规范,规范常以基本的要求为限。如此一来,以“克制欲望以符合礼”来解释“仁”,未免过于消极,什么都不要做了。反之,“能够自己做主去实践礼的要求”,则在消极的“四勿”之外,还可以积极的“合礼则视、听、言、动”。孔子岂是消极之人?他的“知其不可而为之”又岂是“四勿”所能框限的。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