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白话文.doc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黄帝内经白话文.doc

黄帝内经白话版 由华夏中医网收集整理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2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4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5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7 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10 阴阳别论篇第七 11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12 六节脏象论篇第九 13 五脏生成篇第十 14 五脏别论篇第十一 15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16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18 玉版论要篇十五 18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19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20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23 玉机真脏论篇第十九 25 三部九侯论篇第二十 27 皇帝内经之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28 胀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29 黄帝内经之素问(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31 黄帝内经之素问(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 32 黄帝内经之素问(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33 皇帝内经之素问(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34 黄帝内经之素问(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35 黄帝内经之素问(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36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37 黄帝内经之素问(阳明脉解篇第三十) 38 黄帝内经之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 39 黄帝内经之素问(刺热篇第三十二) 40 黄帝内经之素问(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41 黄帝内经之素问(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42 皇帝内经之素问(疟论篇第三十五) 43 黄帝内经之素问(刺疟篇第三十六) 45 黄帝内经之素问(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46 黄帝内经之素问(咳论篇第三十八) 46 黄帝内经之素问(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47 黄帝内经之素问(腹中论篇第四十) 48 黄帝内经之素问(刺腰痛篇第四十一) 49 黄帝内经之素问(风论篇第四十二) 50 黄帝内经之素问(痹论篇第四十三) 51 黄帝内经之素问(痿论篇第四十四) 52 黄帝内经之素问(厥论篇第四十五) 53 病能论篇第四十六 54 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55 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56 脉解篇第四十九 57 刺要论篇第五十 58 刺齐论篇第五十一 59 黄帝内经之素问(刺禁论篇第五十二) 59 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60 针解篇第五十四 60 皇帝内经之素问(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 61 皮部论篇第五十六 62 经络论篇第五十七 63 气穴论篇第五十八 63 气府论篇第五十九 64 骨空论篇第六十 65 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 66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67 缪刺论篇第六十三 70 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 72 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 73 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 74 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 76 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 78 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 80 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 84 六元正经大论篇第七十一 91 刺法论篇第七十二 108 本病论篇第七十三 111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116 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 125 示从容论篇第七十六 125 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 126 徵四失论篇第七十八 127 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 128 方盛衰论篇第八十 129 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 130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从前的黄帝,生来十分聪明,很小的时候就善于言谈,幼年时对周围事物领会得很快,长大之后,既敦厚又勤勉,及至成年之时,登上了天子之位。他向歧伯问到:我听说上古时候的人,年龄都能超过百岁,动作不显衰老;现在的人,年龄刚至半百,而动作就都衰弱无力了,这是由于时代不同所造成的呢,还是因为今天的人们不会养生所造成的呢?歧伯回答说:上古时代的人,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能够取法于天地阴阳自然变化之理而加以适应,调和养生的办法,使之达到正确的标准。饮食有所节制,作息有一定规律,既不妄事操劳,又避免过度的房事,所以能够形神俱旺,协调统一,活到天赋的自然年龄,超过百岁才离开人世;现在的人就不是这样了,把酒当水浆,滥饮无度,使反常的生活成为习惯,醉酒行房,因恣情纵欲,而使阴精竭绝,因满足嗜好而使真气耗散,不知谨慎地保持精气的充满,不善于统驭精神,而专求心志的一时之快,违逆人生乐趣,起居作息,毫无规律,所以到半百之年就衰老了。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古代深懂养生之道的人在教导普通人的时候,总要讲到对虚邪贼风等致病因素,应及时避开,心情要清净安闲,排除杂念妄想,以使真气顺畅,精神守持与内,这样,疾病就无从发生。因此,人们就可以心志安闲,少有欲望,情绪安定而没有焦虑,形体劳作而不使疲倦,真气因而调顺,各人都能随其所欲而满足自己的愿望。人们无论吃什麽食物都觉得甘美,随便穿什麽衣服也都感到满意,大家喜爱自己的风俗习尚,愉快地生活,社会地位无论高低,都不相倾慕,所以这些人称得上朴

文档评论(0)

各行业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