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一中2009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VIP

云南省昆明一中2009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南省昆明一中2009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一、(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募捐 陌路 拐弯抹角 秣马厉兵 B.创举 呛人 怆然泪下 沧海桑田 C.吓唬 显赫 一唱百和 荷枪实弹 D.剽悍 漂白 瓢泼大雨 膘肥体壮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平添 坚韧 出神入化 合盘托出 B.啜泣 好象 覆水难收 班师回朝 C.纰漏 联袂 众口烁金 耳濡目染 D.喝彩 针砭 人情世故 唉声叹气 3.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回望中国音乐剧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音乐剧在上海的跨越式发展,都与上海大剧院里程碑式的音乐剧作品的引进休戚相关。 B.经典作品改编渐成风潮本无可厚非,但将一代圣人孔子刻画成丧家之犬,诗仙李白描写成市井小混混,就不可理喻了。 C.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会上表示“一些干部缺乏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并严厉批评“有的甚至对群众呼声和疾苦置若罔闻,对关系群众生命安全的重大问题麻木不仁。” D.审视中国当代文坛的日益委顿,联想一下中国古代文学的杰出成就,不禁让人生发出今非昔比的感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我国的乒乓球运动三十年来长盛不衰,不论是男女项目、团体项目还是各个单项,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我校为四川地震灾区募捐的活动得到了许多学校老师同学的积极响应,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募集善款三万余元。 C.一些大的矿井正在使用一个通过雷达进行勘测的裂纹识别系统,以检查矿井底下是否存在裂缝和危险区域。 D.考生把报考艺术类专业当捷径、中学为提高升学率开办艺考班、院校盲目扩招导致就来形势令人堪忧等种种问题,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自古以来,龙一直被视为华夏民族图腾。但是,龙并非真实存在,自然界里是没有这种动物的。 近年来,考古发现的龙迹、龙形器越来越多,这些龙形古玉器都雕有猪头,由此,有学者认为家猪才是龙的原型。至于先民经历了怎样的心理过程,才会把现实中食潲水为生的猪奉为神灵并加以崇拜,上述理论则无法解释。 内蒙古赤峰红山文化出土的众多龙形玉器,劲部明显像马,弓腰弯尾则像蓄势待发的修蛇。经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观民和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苏秉琦等考古专家鉴定,确定为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玉龙”,安徽省凌家滩遗址有件轰动一时、被多数专家认为确属龙形的玉器,同样具有马首长鬣的特征。 这些古老的龙形玉器上,只简单地体现着马首蛇身的特征。由此可见,马与蛇是龙图腾最原始的两种基态。 马龙之说,其实有很多史料辅证。东汉王充《论衡》早就说了:“世俗画龙之象,马首蛇身。由是言之,马、蛇之类也。”成书于战国的《周礼》提及周人祭马祖之俗:“马八尺以上为龙,六尺以上为马。”战国时一尺等于23.1厘米,八尺合1.85米。蒙古草原繁衍的都是矮种马,能达到这个高度的只有西域胡国的“天马”“龙马”了。唐朝时史家还将罕见的千里马称为“龙种”。北大教授林梅村曾撰文考证,吐火罗语里表示“神”的词就是印欧雅利安语里的“双马神”,就是汉语里的“龙”。 吐火罗民族就是夏民族。古代匈奴、南越等民族拜天地鬼神的祭俗叫“龙祠”“龙忌”“请龙”,《史记》说匈奴和南越都是夏族的后裔。到勾践为止,越国祭祀大禹先王有一两千年的历史了。 夏族与所有印欧部落一样是游牧民族,东征西伐的过程中最重视马匹,将威猛无俦的高头大马视为神灵,加以膜拜,那是十分自然的事。所谓的飞龙氏、潜龙氏、青龙氏、赤龙氏、白龙氏、黑龙氏、黄龙氏,还有《易经》的“见龙在田”、“龙战于野”等等的龙,以马来解释,再恰当不过了。 西方学者的研究得出结论,蛇与女神崇拜属于史前定居文化“黄金时期”的宗教信仰,印欧人的入侵摧残了他们的文化。世界各地印欧神话中都有与蛇搏斗的描绘,如阿卡德神话马尔都克杀死母神提亚玛特(形象为七首巨蛇),北欧神话雷神托尔和大蛇尤蒙冈多之战,《圣经》称撒旦为古蛇,印度神话也有那迦,人首蛇身,与大鹏鸟迦楼罗为敌。 夏族的扩张既摧毁了崇拜女神的史前定居民族文化,又把蛇图腾崇拜接受过来,与自己的马图腾结合起来,形成马首蛇身的原始龙形象。不妨说,龙是神州大地这个民族大熔炉里一次次民族大融合的产物。 (选自《中国青年》2008年第5期,有删改) 5.以下对有关“中国龙的原型”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近年来相关考古所发现的一些雕有猪头的龙形古玉器,使得有些学者据此做出了家猪才是龙的原型的结论。 B.“马龙之说”不仅被近年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所证

文档评论(0)

I LOVE 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