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论.ppt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化学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论.ppt

第三章 .化学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论 第四节. 化学课堂教学基本技能 ——化学教学语言及板书 一.化学教学语言 (一).化学教学语言的要求 1.具有科学性 学科语言与生活口语是不同的。要注意化学概念的严密性和叙述化学事实的准确性。例如,不能把“氯化氢”气体说成是盐酸;把“二氧化碳一般不支持燃烧”叙述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1.1注意“烟” 、“雾”和“烟雾”的区别 “烟”一般是由固体小颗粒(分散质)分散在空气(分散剂)中形成的气溶胶,“雾”一般由小液滴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气溶胶,而“烟雾”则是由固体小颗粒和小液滴一起作分散质形成的气溶胶。例如,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应描述为产生“白烟”,而不是“白雾”,因此时产生的产物是白色固体微粒P2O5;同理,打开浓盐酸,会看到瓶口产生“白雾”而不是“白烟”。 1.2.注意“光”和“焰”的区别 “光”一般指固体微粒被灼烧的现象; “焰”一般指气体或液体燃烧时的现象。例如: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酒精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1.3注意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不能混淆 如:Zn与稀H2SO4反应的现象,如果描述为“有氢气产生”就错误了,原因是把实验结论当作了实验现象,正确的描述应该为“锌粒不断溶解,并有气泡产生”。另外也不能把无反应现象与不反应混为一谈。 1.4 注意用词用句的恰当 描述化学实验现象,如果用词用句不恰当就不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诸如“闻到无色无味气体”、“看到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实验现象描述都是错误的,因为无色是不可能直接看到的,无味也同样是闻不到的。又如CO2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的现象应描述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描述为“出现白色沉淀”就不太妥当了。 1.5 注意不能使用生成物的名称 生成物的名称是通过实验现象,经过分析和综合判断得出的,因此不能把生成物的名称作为实验现象来描述。如用H2还原CuO时,实验现象就不能描述为“黑色的CuO逐渐变成红色的Cu,同时试管口有水生成”。正确的描述应是“黑色的CuO逐渐变成红色物质,同时试管口内壁出现无色液滴”。 1.6 不能凭空描述生成物的理化性质 同一实验中,生成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往往不能全部表现出来,因此描述实验现象只能依据具体的实验现象,不能凭空描述。如我们在描述加热KClO3的实验现象时,就不能这样描述:“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而应当把其中的“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一部分描述删掉,因为在此实验中我们看不出生成的气体是否具有这种性质,还需另外的性质实验来论证。正确的描述则为“产生了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1.7 结论与现象不能颠倒 对于鉴别等实验题的描述,正确的描述应该由操作到现象再到结论,但学生往往将其弄反,由操作到结论再到现象。如鉴别氯化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就不能描述为:“分别滴加稀盐酸,氯化钠没有明显现象,而碳酸钠产生气体”。正确的应描述为:“用2支试管取样,分别滴加稀盐酸,产生气体的试样为碳酸钠,而没有明显现象的试样为氯化钠”。 2.启发性 例如,讲完电解质后提出:凡是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物质叫电解质,对吗?让学生明白:电解质是指化合物而非所有物质。 讲化肥时:“碳铵为什么会不翼而飞”?让学生回忆并引导他们去思考已学过的不稳定分解,使学生对碳铵的性质、使用和保存有了更明确的理解。 3.直观性、趣味性 节奏鲜明,比喻形象。 例如:讲分子的大小时,可以这样比喻:把一个水分子放大一千万倍,(如像地球这么大)也不过象乒乓球般大小。通过这样的比喻,足以说明水分子是极其微小的客观实际。 4.艺术性 教学语言应吐词清晰、条理分明。语调自然而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声音高低和速度都应适中。 (二).化学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 1.随意性大,不着边际: 课堂语言随意性大,甚至脱离教材内容很远,眼看要下课,才把要讲的内容急急忙忙讲完。(有的老师展开内容,就收不回来,放风筝。) 2.哼哼哈哈,模棱两可: 吃不透教材,对新讲知识模棱两可,心中无数,不知所措。 3.平淡冗长,照本宣科,备课不充分:语言表达能力差,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来。 4.语言无节奏感,缺乏抑扬顿挫,有的语速过快,不给学生以思考的余地;有的语速过慢,落后于学生思维。 5.吐词不清,语言罗嗦;有的老师吐字不清。半截话或模精语言过多,学生听得吃力,学得很累;有的语言罗嗦,废话多,生怕学生不会。 6.这个那个,慢条斯理:有的老师嗯嗯啊啊,这个那个,是不是,对不对。过多重复,造成学生思考的连续性,影响整堂课教学效果。 7.盛气凌人,生硬粗暴:有的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