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概况.pptVIP

  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元杂剧概况.ppt

元杂剧概况 郑光祖《王粲登楼》第三折[中吕迎仙客]曲有“望中原,思故国,感慨伤悲。一片乡心碎。”周德清称赞说:“‘原’‘思’属阴阳,‘感’‘慨’上去,尤妙。” 近代学人对元杂剧的分类也有多种说法,比较常见的是以爱情婚姻剧、神仙道化剧、公案剧,社会剧和历史剧这类名称来叙说元杂剧的内容,这种分类虽然也未必十分妥当,但大抵约定俗成。 爱情婚姻剧 《西厢记》(金代)、《拜月亭》、《墙头马上》和《倩女离魂》。 神仙道化剧   内容大抵是或敷演道祖、真人悟道飞升的故事,或描述真人度脱凡夫俗子和精怪鬼魅的传说。不管故事的具体内容和表现的角度有多么纷繁的变化,这些作品大都是以对仙道境界的肯定和对人世红尘的否定,构成它们内容上的总特点。      《黄粱梦》、《竹叶舟》 特征:  其一、仙道和隐逸常常交织在一起。 其二、这些真人谴责的对象也往往是豪门中人物。 其三、这些道祖们指点的榜样,常常是著名的退隐儒生。 神仙道化剧出现上述特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元代社会的知识分子比较普遍地存在着的苦闷甚至绝望的思想情绪,是神仙道化戏涌现的重要原因 。    其次,宋元时,一批儒生出身的道家,对原来讲究飞升炼化之术、祭醮jiào禳ránɡ禁之科的天师道进行了改革,设立了新道教一一全真教。他们以“忍辱含垢,苦己利人”为宗,提倡摒弃名利,“渊静以明志”,于乱世苟全性命不求闻达。因此,神仙道化戏中屡屡提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只要丢掉名缰利锁,便可返本归真,得到解脱。 公案剧  元代公案剧大致可归为两类:   第一类主要写权豪势要欺压无辜百姓,清官惩治豪强,为百姓申冤昭雪,诸如《鲁斋郎》、《蝴蝶梦》和《陈州粜米》等。   第二类多写恶人图财害命,或因家庭问题,财产继承问题引起争执,良善受欺受诬,由清官伸张正义。如《灰栏记》、《盆儿鬼》、《神奴儿》、《魔合罗》和《勘头巾》等。 水浒戏:    公案剧中的一个分支。现存元人水浒剧的内容基本上属于一类:良善的平人遭到强人、恶霸的欺凌或百姓之间发生纠纷时,弱者受侮,梁山好汉扶弱抑强,诛恶锄奸。       元人水浒剧中的梁山泊像是一个惩恶扬善的公正的法庭。    《燕青博鱼》 社会剧   《窦娥冤》、《酷寒亭》、《合汗衫》,《货郎旦》、《罗李郎》,《看钱奴》、《冤家债主》、《东堂老》,《老生儿》 特征:    其一、它们普遍地在不同的程度上反映和描写了当时社会中带有普遍性的生活现象,揭露了社会的各种弊病。    其二、通过对不同社会现象的描写,交织成一幅世态众生相。    其三、这些剧本从不同的角度揭露社会弊端时,笔触是相当尖锐的,但作者们提出的解决方法,大都仍然不能摆脱封建思想的桎梏。    其四、在这些社会剧中出现的财主形象有的是商人,他们的生活、思想得到一定程度的表现。 历史剧  《赵氏孤儿》、《冻苏秦》、《马陵道》、《谇范叔》、《气英布》、《单鞭夺槊》、《渑池会》、《王粲登楼》、《贬夜郎》、《贬黄州》、《梧桐雨》   特征:   其一、作家为了表达自己的意念和情绪,在史料的选择上作了有利于这种表达的选择和改造。    其二、在少量史实的基础上,进行大幅度的扩展和虚构。   其三、还有一部分作品,在史料的运用上,是相当“忠实”的。从作品的思想情绪来看,史料似乎只是提供了作家艺术地表现他的情感的躯壳。 六、杂剧的分期和流派的区分 三分法:最早提出者是王国维。   《宋元戏曲史考》:至有元时代之杂剧,可分为三期:一、蒙古时代,此自太宗取中原(按,即金亡,1234年)以后,至至元一统之初(按,至元十六年即1279年宋亡,元一统)。《录鬼簿》卷上所录之作者五十七人,大都在此期中……其人皆北方人也。二、一统时代,则自至元后(按,至元末年为1294)至至顺(按,至顺共三年,1330一1332)、后至元(按,后至元共六年,1335—1340)间,《录鬼簿》所谓“已亡名公才人,与余相知或不相知者”是也……。 二分法。最早提出这种分期法的是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说:钟嗣成的《录鬼簿》将元剧的作者,分为左列的三期:第一期,“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行于世者”,第二期,“方今已亡名公才人余相知者,及已死才人不相知者”;第三期,“方今才人相知者,及方今才人闻名而不相知者”。钟氏是书,成于至顺元年(公元一三三0年)。则方今已亡的名公才人,系卒于至顺元年以前者。“方今才人相知者”,当系至顺元年尚生存的作者。今为方便计,合并为二期。第一期从关、王到公元1300年,第二期从公元1300到元末。盖钟氏所述之第二三期,原是同一时代,不宜划分为二。 文采派:代表作家主要有王实甫、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等。这一派作家多写男女爱情剧,注重语言的典雅华丽,故称“文采派”。     杂剧中“本色”、“文

文档评论(0)

co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