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笔记.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风筝》笔记.doc

作者介绍 鲁迅(1881——1936),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且介亭杂文》、《南腔北调集》等。本文选自《野草》。 二、整体感知 ①理清写作思路: (1—2)看到北京天空风筝浮动,“我”想到了故乡的风筝时节。 (3—4)回忆自己幼年时对小兄弟“精神的虐杀”。 (5—11)中年时“我”明白了过错,想要补过,但小兄弟已经完全忘却了这件事。 (12)“我”无法补过,心里只有一种无可把握的悲哀。 ②线索: 明线---风筝 暗线---作者的感情变化 惊异、悲哀——专横、冷酷——懊悔、自责——悲哀 三、感知几个问题 1、为什么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 ①对小兄弟爱护、要求严格,希望他有出息,体现出手足情深。 ②受中国旧教育思想和老幼尊卑的陈腐观念的毒害,所以对他做出了粗暴的举动。 2、我为什么会把放风筝看成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意? 受封建思想的影响,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中国旧教育思想压制儿童精神,剥夺他们游戏的权利。 3、为什么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第5段),意思是:游戏出于儿童的天性,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所以,不准儿童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的天性。 4、为什么事隔几十年我要讨小兄弟的宽恕? 因为我悔恨、自责,想补过。 5、作者对于自己的错误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 作者比一般人更严于律己,严于解剖自己,善于自省。 6、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毫不怨恨? ①把兄长的行为视为合情合理,不抗争、麻木,受长幼尊卑不平等思想的影响。 ②兄弟情深。 四、精细分析 (一)第一、二段:本文在叙述时采用了倒叙的手法 讨论疑难句子。“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问:我惊异什么?我悲哀什么?在文章结构上起何作用? 惊异——北京这样肃杀的冬季放 起风筝来,而在家乡放风筝则是在温和的阳春二月。 (见风筝)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侯“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而且这一幕永远无法补过。 说惊异和悲哀,从结构上说,是为了引出下文——对虐杀小兄弟精神和无从补救这件往事的回忆。 (二)学习第三、四段 1、我和小兄弟对待放风筝有什么不同态度? 我:嫌恶、鄙视。 小兄弟:最喜欢。 2、我对小兄弟放风筝采取了哪些措施进行严厉管教? 我不许他放,并且毁坏了他即将制成的蝴蝶风筝。 3、从哪些神态、语言、行动可以看出小兄弟确实喜欢放风筝? 看得出神、惊呼跳跃、苦心孤诣偷着做蝴蝶风筝。 4、从小兄弟喜欢风筝的表现,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小孩? 从他看别人放风筝:天真、活泼。 从他做的风筝与众不同:聪明、善于创新。 (三)第5—11段 1、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做错了吗?我在什么时候知道的? 我在中年时偶尔看到一本外国谈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此时,我才知道自己做错了。我不仅践踏了一只风筝,更践踏了一颗幼小的心灵,践踏了小兄弟的创新精神。 为什么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的书?” 自己一直以为管小兄弟是对的,现在看到书上的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受到了惩罚,良心受到了谴责,可谓“不幸”。 我知道错了,想补过,希望自己沉重的心能轻松起来,那么我的心轻松了吗?为什么? 我的心并没有变轻松,反而更沉重、悲哀。因为:①小兄弟全然忘却,无从宽恕我,所以我的心只得沉重着。②当年的虐杀者已醒悟,而被虐杀者却仍处于麻木状态,因而我很悲哀。 (四)12段 1、为什么说“无可把握的悲哀”? 小兄弟全然忘却精神虐杀的事,使我无法补救,心情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我不曾预料的,而且也不能把握,所以说是“无可把握的悲哀”。 “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为什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 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是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现在,在北京,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一句如何理解? “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指只有不见春天,不见风筝,才能忘却、摆脱悲哀。 “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不仅指当时的天气,还指心头的悲凉。 当年的虐杀者和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不以为有错,现在虐杀者觉悟了,而被虐杀者全然忘却,觉悟者永远无法补过,这是令人悲哀的,使人不寒而栗的。 五、分析主旨 本文通过回忆幼时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和中年时的补过,表现出“我”对小兄弟浓烈的兄长之爱,歌颂了兄弟情深。 本文通过回忆幼时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和中年时的补过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