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机械基础》说课.pptVIP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内容的组织 * * * 《机械基础》说课   新化职业中专 曾利娟                             2010年08月 一 课程设置分析 1 二 教学内容 2 四 学习效果评价与设计 4 本课程我将从以下几点进行说明 三 教学方法与手段 3 * 一、课程设置分析 课程定位 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 1、课程定位 本课程在高一第二学期开设,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工程力学的基础知识,对机械构件进行一般的受力分析与计算;了解常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特点及应用;掌握常用机械机构的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了解通用零件的设计; 初步掌握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与应用等知识。为进一步学习专业机械设备和机械加工工艺知识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返回 2、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1)课程的设计理念 本课程以岗位需求为基本出发点,以学生发展为本位,设计课程内容。主要分工程材料、机构与机械传动、液压与气压传动和机械零件四个模块,设计教学单元,每一技术模块关联专业设备的相关内容。 2)课程的基本思路 以人为本,以应用知识传授为基础,以工程技术能力培养为重点,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与他人相处。 以专业岗位职责需求整合相关教学内容,不求原课程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注重工程知识了解、掌握的广度,培养学生的横向扩展能力。 * 知识目标 1、能较熟练地运用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对单个物体及简单物系进行受力分析及计算; 2、掌握杆件在各种基本变形时的内力及内力图,掌握杆件变形时的应力和变形的计算,并能应用强度条件解决生产中的三大实际问题; 3、了解各种金属材料的的基本特性及应用场合; 4、掌握机械中常用机构和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设计计算方法。 * 能力目标 1、具有对简单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受力分析的能力; 2、具有初步设计机械传动装置和简单机械的能力; 3、具有应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4、掌握典型机械零件的实验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技能。返回 ? * * 二、教学内容 内容选取 内容组织 * 内容选取 《机械基础》包含工程力学、工程材料、机构与机械传动、液压与气压传动四个模块,为学生学习其它专业课和新的科学技术打好基础,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技术改造工作打好基础。 返回 10学时 液压传动装置 30学时 联接与轴系零部件 50学时 常用机构和机械传动 10学时 机械工程材料 20学时 材料力学 130学时 10学时 静力学 共计课时 所需课时 教学内容 * 实训内容 返回 2学时 齿轮参数的测定 2学时 范成法加工齿轮 2学时 机构运动特性分析 2学时 金属材料的硬度测定 2学时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 12学时 2学时 金属材料的拉伸与压缩实验 共计课时 所需课时 实训项目 *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设计问题思考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一) 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导入 讲解 讨论 任务 作业 返回 (二)教学方法。 讲解法 研讨法 演示法 诱导法 辩论法 (三)教学手段 1 讲授新内容 2 媒体教学 3 小结作业 返回 * 四、教学课程评价与设计 考核模式 考核标准 课改思路 * 1、考核模式 1、平时成绩:作业、出勤、纪律 、课堂提问 2、课程实验 3、课后研究报告 4、考试成绩 考试题型的说明 填空题 、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 返回 * 2、考核标准 课程设计的考核标准(100分) 1)平时成绩( 30% ) ①项目评分标准考勤(5%); ②作业(15%); ③课堂提问、测验和课堂练习(10%) 2)课程实验(10%) 3)课后研究报告(10%) 4)考试成绩(50 % ) 返回 3、 课改思路 突出教学理念 深化考核方式

文档评论(0)

小玉儿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