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蛇舌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花蛇舌草 Baihusheshecao HERBA HEDYOTIDIS DIFFUSAE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 Willd.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采挖,除去杂质,洗净,晒干或鲜用。 【性状】本品全草缠绕交错成团状,有分枝,长10~20cm,表面灰绿色、灰褐色或灰棕色,粗糙。主根单一,粗约2~4mm,须根纤细。茎圆柱形而略扁,纤细,质柔软,基部常分枝,直径约2mm;表面粗糙无毛。叶对生,多破碎,完整叶片展开后呈条状或条状披针形,长1~3cm,宽2~4mm;顶端渐尖。无柄。质脆。花白色,单生或双生于叶腋,具短柄,长约2mm。蒴果1~2个,扁球形,直径2~3mm,两侧均有一条纵沟。气微,味微苦。 【鉴别】(1)本品茎横切面:表皮为1列细胞,类方形或长方形,外被角质层,可见气孔及表皮乳头状突起。皮层为数列薄壁细胞,内含草酸钙针晶,内皮层明显,细胞较大。韧皮部较宽。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连接成环。髓部细胞大,偶见草酸钙簇晶及针晶。 (2)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0ml,加热回流30分钟,趁热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花蛇舌草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齐墩果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苯-乙酸乙酯-冰醋酸(20:40:1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水分?照水分测定法(中国药典一部附录Ⅸ?H第一法)测定,不得过13.0%。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中国药典一部附录Ⅹ?A)测定,不得少于5.0%。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一部附录Ⅵ?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健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乙腈-0.1%冰醋酸 (83:5:1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0nm。理论板数按熊果酸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分别取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分别制成每1ml含齐墩果酸0.1 mg和每1ml含熊果酸0.24mg的溶液,摇匀,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1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醚适量,浸泡过夜,索氏提取8小时,提取液挥干乙醚,残渣加甲醇适量使溶解,转移至5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微孔滤膜(0.45um)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u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齐墩果酸(C30H48O3)和熊果酸(C30H48O3)的总量不得少于0.08%。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 【性味与归经】微苦、微甘,微寒。归心、肝、脾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水消肿。用于咽喉肿痛,肺热喘咳,热淋涩痛,湿热黄疸,毒蛇咬伤,疮肿热痈。 【用法与用量】30~60g,水煎服。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贮藏】置干燥处。 ?起草说明? 别?名:蛇舌草、蛇删草、鹩哥利、千打捶、羊须草。 本品始载于《潮州志》,以其花白色,叶似蛇舌故名。《广州植物志》有收载,并记载本种喜生于路旁畦畔等芜地上,茎叶榨汁饮服可治阑尾炎,又可治肠病。 主产于云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苏、安徽等省区;广布于热带亚洲,北至日本。生于山坡,路边,田埂和潮湿的旷地草丛中。 【来源】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 Willd.为一年生披散草本。茎扁圆柱形,从基部分枝,叶对生,条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3cm,宽2~4mm;顶端渐尖。下表面有时粗糙,无侧脉。托叶合生;具短柄或无柄。花单生或对生于叶腋,花冠白色,无花梗或具短而粗的花梗;萼管球形,4裂,有缘毛;花冠管状,长3.5~4mm。蒴果扁球形,直径2~3mm,具宿萼,开裂。花期7~9月,果期8~10月。 【性状】以叶多、色灰绿、具花果者为佳。 【成分】含有对香豆酸(p—coumaric acid,C9H8O3),β-谷甾醇-β-D-葡萄糖苷(β-sitosterol-β- D-glucoside),豆甾醇(tigmasterl),熊果酸(ursolic acid),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土当归酸及卅一烷,油酸(oleic acid),生物碱,β-谷甾醇,γ-谷甾醇等。 【鉴别】(1)为本品茎横切面显微特征。 叶横切面:上表皮为1列细胞,类方形或类圆形,乳头状突起细胞明显;下表皮细胞1列,较小,排列不整齐,具气孔;栅栏组织2~3列,内含草酸钙

文档评论(0)

tgz0753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