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工程大走访活动专辑三).doc

(“三民”工程大走访活动专辑三).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民”工程大走访活动专辑三) 第26期 2010年10月18日 编者按:10月13日,我市召开“三民”工程大走访、创先争优促发展活动政策形势培训会,市直各单位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各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三民工程”大走访活动各工作组联系村、社区、部分企业负责人参加了培训。培训会上,市信访局、规划局、司法局、财政局、人社局以及民政局的负责同志集中宣讲了《信访条例》、《城乡规划法》、《人民调解法》以及市委、市政府制定的部分惠民政策和操作方法。现将相关负责同志的宣讲内容摘要如下,供参考。 信访工作的注意事项和工作要求 一、信访条例及有关内容 1、总体情况 目前我省信访工作中使用的《信访条例》有两部,分别是国务院颁发的《信访条例》和安徽省颁发的《安徽省信访条例》,这两个条例内容基本相仿,《安徽省信访条例》更具体些,根本区别在于涉法涉诉的信访事项是否在信访受理范围内, 2、办理信访事项的规范程序 第一、接待。就是弄清楚信访人的诉求; 第二、受理。在接待后15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 第三、转办。根据“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信访原则,将受理的信访事项交由有权处理单位办理。 第四、办理。针对信访人的诉求,对照相关政策,能解决的及时给予解决,不能解决的向信访人说明清楚。 第五、答复。对于办理结束的信访事项,要在2个月内书面答复信访人,并告知信访人,对本答复不服,应在收到答复意见书后30日内向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查。 第六、回复。将办理形成的信访事项材料整理成卷宗报市信访局。材料内容必须有:有信访人签字的答复意见材料(包括答复意见书和群众意见反馈表)、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的办理报告。 3、有关注意事项 第一、接待要有亲和性。一是接待时不仅要有耐心,更要用心去倾听信访人的叙述。要让信访人相信这事如果能处理在你手里就能处理好了,不能处理那么到哪里都没用;二是在没有彻底掌握情况时,不能就信访人的诉求明确表态;三是要善于揣度信访人的心理,弄清楚信访人的诉求真正是什么。 第二、办理要规范。一是按时间办理。二是要有吸附矛盾的能力,杜绝信访人再向上反映,造成越级访;三是要有综合协调的能力。 第三、答复要明确。一是一定要给信访人书面答复;二是一定要告知信访人下一步申诉渠道;三是一定要告知信访人在《信访条例》的框架内依法进行下一步申诉,不得有集资、胁迫他人、缠访闹访等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二、当前我市信访形势 (一)、当前的信访形势。我市当前的信访形势总体是平稳的,但仍存在不确定因素和隐患,信访总量仍在高位运行,由于我市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许多方面的隐患目前比较平稳,当前我市矛盾隐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群体利益诉求类。如:老民师、老村干、老拖拉机手、老兽医、老放映员等十老群体要求老有所养。 2、企业改制遗留的问题。如:退休工人要求进社保、进医保等。 3、征地拆迁利益分配的问题。 4、城市建设相关矛盾的问题。如:老城区个户旧房改选、城市自来水等。 5、困难群体救助问题。如:尿毒症患者群体、对越作战退伍军人等。 6、其他一些突出性矛盾问题。如:交通肇事及逃逸、医患纠纷等。 《人民调解法》及解读相关调解方法 一、什么是调解,什么是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什么是大调解。 调解:指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就争议的实体权利、义务,在有关组织主持下,自愿进行协商,通过教育疏导,促成各方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办法。 人民调解:指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解决民间纠纷的活动。 行政调解:在行政机关主持下,自愿协商,促成双方解决矛盾的活动。 司法调解:在人民法院法庭主持下,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达成协议的活动。 大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种调解有机衔接,整合一体,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方法叫大调解。 人民调解特性:平等性、群众性、灵活性,贴近基层,贴近群众,不收费,不分官职大小,不分级别高低,群众愿意接受。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赋予人民调解的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达成的协议,具有法律效力。 今年8月28日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明年元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我国人民调解工作已走向法制化轨道,这是人民调解工作史上的里程碑。这部法律是顺应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大量人民内部矛盾需要有效化解而产生的。 《人民调解法》(六章,35条)主要有8个方面特点: 1、确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法律地位。在村(社区)、镇(街道)、企事业单位依法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 2、规定了人民调解协议书的法律效力。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 3、人民调解员产生。一是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二是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聘任。条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mh09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