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锚碇沉井不排水下沉施工技术方案.doc

北锚碇沉井不排水下沉施工技术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锚碇沉井不排水下沉施工技术方案.doc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MQ-06合同段 北锚碇沉井不排水下沉施工 技 术 方 案 编制: 审核: 中交二航局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MQ-06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2010年9月 目 录 一、工程概述 1 1.1 工程概述 1 1.2 自然条件 1 二、方案编制 3 2.1 编制目的 3 2.2 编制依据 3 三、前两次下沉施工分析 4 四、沉井不排水下沉施工 5 4.1 施工概述 5 4.2 施工平台搭设 6 4.3空气吸泥机施工工艺 8 4.4 设备配置 10 4.5 弃土场布置 16 4.6 终沉措施 16 4.7 空气幕促沉措施 17 4.8 下沉注意事项 20 4.9 下沉监测 22 五、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25 六、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28 七、工期安排 30 7.1 工期目标 30 7.2 工期控制措施 30 附1:钢平台计算书 32 一、工程概述 1.1 工程概述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位于安徽省东部,起自巢湖市和县姥桥镇省道206,接规划中的马鞍山至合肥高速公路,跨江后进入马鞍山市,终点止于马鞍山市当涂县牛路口(皖苏界),与规划中的马鞍山至溧水公路(江苏段)相接,路线全长约36.14km。 北锚碇基础采用沉井基础。沉井长和宽分别为60.2m和55.4m(第一节沉井长和宽分别为60.6m和55.8m),沉井高41m,共分八节,第一节为钢壳混凝土沉井,高8m;第二至第八节均为钢筋混凝土沉井,其中2-6节为5m高,第七节为3.5m,第八节为4.5m。沉井中心里程为K6+546.90m,沉井顶面标高为+4.5m,基底标高为-36.5m,基底置于中密的中砂层。 沉井为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共分为25个井孔,第一节钢壳沉井在工厂加工预制,最后在施工现场就位拼装成整体。首节沉井以钢壳体为模板浇筑混凝土,形成钢壳混凝土沉井。第二节到第八节为钢筋混凝土沉井,均为现场浇筑。 1.2 自然条件 1、气象条件 马鞍山地处长江下游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征,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5~16℃,极端最高气温达43℃,极端最低气温为-14.0℃。全年无霜期约227天左右。本地区降水量较丰富,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53.0mm。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历年最大年降水量为1895.5mm(1991年),历年最小年降水量为460.4mm(1978年)。降水年内分配不均,雨季集中在5~10月。5~9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总量的60%,其中6、7两月是梅雨发生期,为全年降水最多的月份。梅雨期一般持续20余天左右,平均降水215.1mm,梅雨期降水最多达530.9mm(1969年)。最大日降水量马鞍山站235.6mm(1962年7月5日),当涂站为316.1mm(1962年7月6日)。常年降水日数118天,占全年总天数的1/3。 年平均雾日照数为28天,雾大多出现在冬春季节,一般从11月到翌年4月间起雾较多。日出后消散,能见度低于1000米的年平均雾日数为8天,雾一般持续时间约为8~10小时。空气湿度相对较大,历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6%。马鞍山地区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其中以台风的影响为最大,台风一般发生在7~10月间,大于或等于7级大风年平均为8天。历年最大风速为24.0m/s,历年平均风速为3.3m/s。 2、水文条件 锚碇区上部粘性土及淤泥质土为相对隔水层,下部类土为强透水层,地下水主要为空隙承压水,水量丰富,勘察期间稳定水位0.65~1.07m,下部承压水位0.44~1.07m;地下水与长江相通,涨幅情况与长江一致,根据抽水试验,当降深为8.48m时,地下水影响半径已达长江河道内。 锚碇处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混凝土中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 3、地质条件 北锚碇位于和县江堤外侧,南距和县长江大堤约240m,墩位处地面主要为耕地及水塘。 地表覆盖层厚约45m,自上而下依次为可塑状粉质粘土(厚2.5~3.5m)、流塑状淤泥质粉质粘土(厚15~16m)、稍密状~中密状粉细砂(厚18~22m)及中密状中砂(厚4~10m)。下伏基岩为砂质泥岩及砂岩,岩面平缓,高程在-39~-40m之间,其中砂质泥岩岩质软,遇水易软化,属低耐久性岩石;砂岩岩质较硬,属坚硬岩,是良好的基础持力层。 表1-1 北锚碇区地质土层参数一览表 土层编号 岩土名称 岩土特征 地基容许承载力值[σ0](kPa) 钻孔桩桩周极限摩阻力τi(kPa) 沉桩桩端土极限承载力值[σr](kPa) 沉桩桩周土极限摩阻力τi(kPa) 0 +2.6~+5.4 粉质粘土 塑状态 100~110 30~35 35 1 -11.9~+2.6 淤泥质粘土 流塑状态 9

文档评论(0)

精品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