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建设的起源和定位 专业文档下载.ppt

精品课程建设的起源和定位 专业文档下载.ppt

  1.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 品 课 程 建 设 一、精品课程建设的起源和意义 二、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 三、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 四、国家精品课程的评审及管理 五、精品课程建设中要注意的问题 六、精品课程建设中各部门的定位 精品课程建设的起源和意义 教育部教高[2003]1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 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 精品课程建设的起源和意义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紧紧抓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条生命线,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以培养满足国家和地方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国际竞争能力为重点,整合各类教学改革成果,加大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力度,加强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大力提倡和促进学生主动、自主学习,改革阻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不合理机制与制度,促进高等学校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建立各门类、专业的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 精品课程建设的起源和意义 2003年: 494门 467门 151门 2004年: 857门 848门 300门 2005年: 940门 299+15门 2007年: 总计1500门 精品课程建设的起源和意义 高校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师、学生、教材、教育技术手段、教育思想和教学管理制度。课程建设规划反映了各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战略和学科、专业特点。 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 (一)制订科学的建设规划: 在课程建设全面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定位与特色合理规划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其他课程建设,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 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 (二)加强教学队伍建设: 精品课程要由学术造诣较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教授主讲,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鼓励博士研究生参加精品课程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 (三)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先进,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同时,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 (四)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要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要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鼓励将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 (五)教材建设: 精品课程教材应是系列化的优秀教材。主讲教师可以自行编写、制作相关教材,也可以选用国家级优秀教材和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鼓励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 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 (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 要高度重视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讲教师要亲自主持和设计实践教学,要大力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鼓励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和研究型课程,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 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 (七)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 要求教授上讲台和承担精品课程建设,鼓励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积极参加精品课程建设。对精品课程参与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鼓励高水平教师积极投身学校的教学工作。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建立健全精品课程评价体系,建立学生评教制度,促使精品课程建设不断发展。 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 综合评估(100分×70%) 1、教学队伍(20分) 2、教学内容(25分) 3、教学条件(17分) 4、教学方法与手段(18分) 5、教学效果(20分) 特色及政策支持(100分×30%) 1、特色(80分) 2、学校政策支持(20分) 1、教学队伍(20分) 1-1 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8分) 1-2 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4分) 1-3 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8分) 1-1 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8分) 1-2 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4分) 1-3 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8分) 2、教学内容(25分) 2-1 课程内容(11分) 2-2 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