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列组合说课材料[精品高中数学说课稿].doc

排列组合说课材料[精品高中数学说课稿].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说课材料二 宜兴市汇文中学 张海强 课题: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教材:人教版P100~102(2001年10月第2版) 本说课材料分成两个部分:说课稿和与说课稿配套的教案. 一、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组合数的两个性质的教学只需一课时,通过性质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加强组合数公式的计算、变形能力,简化组合数的计算.另一方面也为以后学习《二项式定理的性质》、《杨辉三角》等内容提供了理论基础.故组合数性质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内容. (二)、教学设计中的几点思考: 1、两个性质的引入: 性质1由问题“简化计算”引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体现性质1的必要性; 由于性质2的背景相对较复杂,故由具体问题分层次地引入,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素材,而把抽象概括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慷慨地提供事实,吝啬地给予概括——苏霍姆林斯基) 2、教学方法: 鉴于性质本身比较简单,其发现过程易于组织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故教学方法以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讨论为主,两个性质的得出均采用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帮助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 3、“规定”的教学: “规定”是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体现一种数学文化,又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和谐,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对“规定”的教学不应一笔带过,应充分体现其合理性和必要性,让学生感到“规定”是油然而生的,合情合理的,而不是强加给他的.本课通过问题5的讨论,自然地引导学生得出的结论.如果时间允许,可适当介绍其他一些“规定”的由来(如有理数、等等),以扩大学生的视野. 4、本质和形式化的关系: 抽象成为形式(及其符号的演算)的数学,既有很大的一般性(从而有它的广泛应用性),也给一些学生带来了领悟与学习上的困难.所以理解和领悟性质的本质成为本节课学生学习的难点. 张奠宙先生说:“数学的研究对象是形式化的思想材料,整个数学是一个形式化的思想体系”“当我们认识到数学是一种形式的时候,更应注意数学所反映的内容.”国际上有“非形式化”的通用口号,国内有陈重穆先生的“淡化形式,注重实质”,新课程标准也以“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为数学教学的基本理念. 基于以上观点,本课在教学设计中紧密联系形式所反映的内容来进行形式的教学.用一个个求组合数的实例对组合数的性质进行了诠释.做到形式与内容相结合!在如何进行“形式化”内容(如公式、性质、法则等)的教学方面做了些尝试.(具体详见教案,不再赘述!) 5、思维灵活性的培养 灵活性的本质——换个角度看问题,而演算两次是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的另一种说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的重要途径.本课的例1、例2、例4、例5及“推而想之”均是这一思想的应用,通过多次强化,多次体验,不断加深学生对这一思想方法的理解和感悟! 6、学习方法: 新课程标准以“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作为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性质一的教学采用问题探究模式,创设问题情境(由问题1~问题7组成),将数学教学设计成数学活动的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包括思维的参与和行为的参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鼓励学生发现数学规律,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性质二的教学则给学生留下了适当的拓展、延伸的时间和空间,对该课题作进一步的探索、研究..如例5和“推而想之”. 二、教案: 教学目标: ①掌握组合数的两个性质并会进行简单应用. ②体验数学形式化和数学本质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和领悟两个性质的本质. (三)教学模式 问题探究模式 (四)教学过程: 1、从特例引入形式化的公式 本节课我们学习“组合数的两个性质”.首先,大家用学过的公式计算一下: ① ②及 的值. 问题1:观察②中数值,看有什么发现?你会简化①的计算吗? 发现:;;. (! ?) (学生不敢肯定!) 问题2:能否有一个更一般的式子? 一般地有: 问题3:m,n有限制条件吗? . 问题4:能否用组合公式给出证明? (证明从略!) 问题5:对你有何看法?如何处理才能使数学知识变得更和谐,更系统! 规定:. 问题6:你能更全面地表达一下公式吗? (公式一) 2、一种现实内容的解释 我们已证明了公式:公式是一种抽象的数量关系的形式.此公式恰有确切的现实意义,反映了一类具体的现实关系.请看! 例1:某班早晨派4名同学值日,要求3人扫地,1人打水,问有多少种分派方法? 解:这是一个组合问题. 可以答,即4人中任选3人扫地,剩下1人打水;也可以答,即4人中任选1人打水,剩下3人扫地. 虽然安排时选取的角度不同,但总有. 例2:在a,b,c,d四个元素中任选3个,问有多少种选法? 解:可列出如下选取法: a,b,c——d

文档评论(0)

好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