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品质训练.doc
品質訓練
前言
二.品質訓練的循環
三.設定訓練需求
四.品質訓練計畫
五.實施品質訓練課程
六.達成品質訓練的系統方法
七.評估訓練成效
八.全面品質訓練
九.新進員工之訓練
十.自我啟發
十一.結語
一.前言
近年來由於在工商業界的資訊化、國際化與生產技術上的各種革新,使得管理者在領導員工的型態上變化很大,從過去專制的領導到現在民主式的領導,從過去由管理階層大部分事務自己做決定到現在授權給員工一起參與並解決問題和做決策等,在在都顯示管理型態的改變,在這個瞬息萬變的大環境裡,企業如果想要達到其目的,則必須要有好的員工,也就是員工要具備良好的條件以完成組織所賦予的任務,而組織也有義務培養良好素質的員工,否則如果員工素質參差不齊,或全體員工士氣低落,則組織的整體戰鬥力將會降低,連帶組織生產力及品質也會降低,由此觀之,員工實為企業提升生產力之重要因素,也是企業的寶貴資產,應該要去積極地開發與利用,因此訓練員工為刻不容緩的工作。
在此提供一則例子說明員工品質訓練的重要性:
浦氏企業為對美國一專門生產汽車工業所需橡膠柔電線管的家族企業,全美三大企業曾告訴浦式盼能採用統計製程控制(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以改善其產品品質,於是浦氏就請人訓練員工進行統計製程控制的技巧,但結果還是不能改善品質,後來才知道原因出在那裡,因為有一天浦氏總裁麥克(Mike Plumley)遇到一名已經接受訓練課程達三十小時的員工,在談話之間他才發現這名員工竟然不知四分之一英寸就是0.25英寸,於是他才知道員工缺乏數學的基本運算知識,所以儘管統計製程控制是一應付高不良品率的良好工具,但由於員工的知識水準太差,還是不能應用SPC以改善產品品質,這就是為什麼企業在想辦法提升產品品質的時候,要先對員工實施品質訓練,而企業在設定訓練需求的時候,則是不要先假設員工已具有一定的知識程度,最好是對受訓員工先做一番調查。
從上述這個例子來看,浦氏企業如果真的想要改善品質,唯有從員工的基本知識訓練下手,因為這樣才能應用統計製程控制的技巧於生產線上,果然,在浦式進行了員工的品質訓練後,獲得了多項肯定,包括通用汽車的傑出標誌獎、福特汽車的全面優異品質獎以及克萊斯勒給予五星級的評價,我們也由此可見員工品質訓練的重要性,誠如美國訓練暨發展協會的首席經濟學家安東尼.卡內瓦(Anthony Carnevale)在財星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上所說的:「如果你想建立高科技與高績效且具彈性的組織,那麼你必須訓練你的員工。」
二.品質訓練的循環
訓練的某方面定義為「就組織成員之能有效執行現在擔任的職務或預料將來要擔任的工作所必要的知識及能力之提高為目的,而由組織來推行的能力開發措施。」“訓練”在改善品質裡佔有極重要的地位,由以下各知名的企業所花在員工訓練上的數據就可得知,摩托羅拉在1992年花費了一億二千萬美元在訓練員工上,而聯邦快遞則在1992年花費了應付薪資的4.5%在訓練員工上,索萊克頓(Solectron)公司的員工在1993年每人平均受訓時數為一百一十個小時,而且這些時數全部算在正常工時內,且不管這些公司執行訓練的成效如何,但由他們願意投注在員工品質訓練上的心意就可窺見一般;為了使品質訓練達到目的,品質訓練應是客觀的、有系統的、且必需要一直不斷地持續改善以符合生產技術的改變與企業環境的變遷,更重要的是品質要能符合顧客的需要。
我們可以把品質訓練視為是一種品質改善活動的循環,至於它到底是如何循環的呢?我們將以圖一為例介紹整個品質訓練循環活動的過程:
圖一 品質訓練的循環
1.確定訓練包括在品質策略裡
每個組織都應有一套品質策略,此品質策略則應該定義原則與目標,以提供在計劃與實施品質訓練活動時的一個大概架構,當然這套策略應要與各階層人員事先溝通,以求達到共識。
2.分配責任
品質訓練不只是直線管理者的責任,對於品質管理與其部門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3.確認訓練目標
訓練目標必須要能指出組織訓練的基本理念與所欲達成的目的等,確認訓練目標時需要注意下列三點:
訓練目標必須清晰易懂,且必須確定目標的優先順位。
必須確定訓練的目標為實際可達成,而不是虛幻遙不可及的目標。
在有必要時將訓練目標分階段進行,這樣子訓練進度則較為容易掌控。
4.建立訓練組織
企業內的資深管理者有責任從旁協助建立一個有組織化的訓練團體,而所有的管理階層人員則有責任確定訓練組織的工作人員皆受過合適的訓練以有能力來擔任他們的工作,必要時得聘請組織外的專家提供諮詢。
5.設定訓練需求
一個有效的訓練在於能真正了解受訓員工的訓練需求,在此步驟中我們應評估並設定訓練需求,在需求中應能知道:
需要訓練的對象為何?
需要訓練的內容為何?
需要訓練到什麼程度?
需要訓練多久?
希望達到訓練的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