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的教案和说课稿集(N份整理).doc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的教案和说课稿集(N份整理).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的教案和说课稿集(N份整理).doc

高一化学教案 课题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授课日期 10.31 教学目标 1.知道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了解化学学科的发展趋势过原子结构 2.通过原子模型演变的学习,了解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的艰难过程 3.了解原子核的内部结构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难点 构成原子核的微粒及它们之间的质量、电荷关系 教学过程 [阅读讨论] 1.阅读课本p27-28 2.讨论a.原子结构模型演变 b.科学探索的精神、严谨科学态度 c.实验在科学探究中重要性 3.讲授内容:体验科学探究对艰难过程 [科学探究] 1. 在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中,是什么让汤姆生、卢瑟福、玻尔等人否定前人的假说,提出自己的假说? 模型 道尔顿 汤姆生 卢瑟福 主要内容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实心小球 葡萄干面包式 带核模型 存在问题 不能解释电子存在 不能解释ɑ粒子散射时的现象 不能解释氢原子光谱 科学的发展离子不开社会的进步,没有社会的进步,不可能造就出玻尔等伟大的科学家,没有ɑ粒子散射实验,不会有卢瑟福的含核模型诞生,没有氢原子光谱的实验,不会有玻尔的行星轨道式原子模型的诞生。 2. 近代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模型 道尔顿 汤姆生 卢瑟福 玻尔 量子力学 年代 1803 1904 1911 1913 1926 依据 元素化合时的质量比例关系 发现电子 ɑ粒子散射 氢原子光谱 近代科学实验 主要内容 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小球 葡萄干面包式 带核模型 行星轨道式原子模型 量子力学 3.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过程给我们的启迪 (1) 化学认识发展过程中的继承、积累、突破和革命。 (2)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实验手段的不断进步是化学科学的关键 (3) 科学研究、科学发现是无止境的。 [过渡]原子是可再分的,原子核可不可分呢? [资料介绍] 1.1919年,卢瑟福用ɑ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发现了质子 2.1932年,查得维克用ɑ粒子轰击Be原子核发现了中子,并通过实验得出中子 和质子质量近似相同,而且中子不带电。 二、认识原子核 4.构成原子核的微粒及它们之间的质量、电荷关系 构成原子的粒子 电子 原子核 质子 中子 电性和电量 1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1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不显电性 质量/kg 9.109 X10-31 1.673 X10-27 1.675 X10-27 相对质量 1/1836 1.007 1.008 [设问] (1)原子核所带电是由有什么引起?原子为什么不显电性? (2)构成原子的微粒间,其质量大小有何关系? [结论] 1.电量关系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质量关系: 质子质量≈中子质量 电子质量可以忽略不计,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问题解决] 原子 质子数(Z) 中子数(N) Z + N 相对原子质量 F 9 10 Na 11 12 Al 13 14 [结论]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相对原子质量≈质量数(A) 三、原子组成表示方法 X表示元素符号 X A表示原子的质量数 Z表示原子的质子数 [提问]用原子组成表示方法表示上述表中原子 [小结] 1.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史 2.原子的构成 [课堂练习] 1.首先发现电子的是: 首先提出原子学说的是: 运用量子力学观点,大胆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的是: 根据粒子散射现象,提出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的是: 2. α粒子是带有2个单位正电荷、质量数为4的裸露原子核,由此可以推断α粒子含有个 ? 质子, ? 个中子。 3.核内中子数为N的R2+,质量数为A,则该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4.请写出具有10个核外电子结构的微粒(可以是分子、离子、原子) 作业 高中新课程同步作业本P17和P19页 元素 化合价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 失去(或得到)电子数目 Na +1 1 失1 Mg +2 2 失2 O -2 6 得2 Cl -1 7 得1 好,同学们先看这个表格中的第一列与第三列,化合价的正负价态。我们看得失原子的个数与化合价的数值有什么关系呀?对,等量关系。 即:得失电子的数目=|化合价| 现在我们又来看第二列与第三列,同学们能否自己总结规律呢?老师提示可以从金属与非金属两个方面分别描述。(有哪位同学可以讲一下你的看法?) 假设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n 。对于 金属 失去n个电子 化合价为+n 非金属 得到(8-n)个电子

文档评论(0)

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