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机的截割部的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采煤机截割部的设计

XXXX大学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学生姓名: 学 号: 学 院: 专 业: 题 目: 采煤机截割部的设计 指导教师: 职称: 职称: 20**年12月5日 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现状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产品的创新设计能力已经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融合,产品竞争日趋国际化,产品类型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从而要求企业以更高的创新性和更快的市场反应速度制造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公司迫切需要一种更先进的设计制造技术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关于采煤机的产品中,许多大型采煤机已经数控自动化,但对于一些中小型采矿公司,大型的自动化采煤机并不一定适合,更需要一些耗费量小,节省劳动力的产品.我选这个题目的目的:一是为了检测自己的创新能力;二是为了设计出一台经济适度的产品;三是为了更深一步研究制造工艺。 选题的意义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省公司的经济损耗。 采煤机器的研究现状:随着数控技术及液压比例技术的发展,电液伺服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采煤机。大型采煤机也不例外地采用了该项成熟技术。由于电液伺服技术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两油缸的同步和行程终点的精确定位问题,因而大大降低了大型采煤机的开发设计难度。也使得采煤机的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它标志着我们采煤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而我所要设计的采煤机主要是应用在矿下。 研究方案及预期结果 谢谢朋友对我文章的赏识,充值后就可以下载说明书。我这里还有一个压缩包,里面有相应的word说明书(附带:开题报告、外文翻译)和CAD图纸(共计3张图纸)。需要压缩包的朋友请联系QQ客服1:1459919609或QQ客服2:1969043202。下载后我可以将压缩包免费送给你。需要其他设计题目直接联系!!! 设计方案 分析 对要设计的采煤机的截割部进行分析,搞清楚所设计的截割部所需要的零件及其尺寸,确1.着手于截割部的总体设计;2.具体尺寸设计;3.零件选择。 作图 元件设计完毕,根据尺寸进行CAXA作图,尺寸精确,布局合理,作出总图及零件图。 验证 根据机械系统的传动机理,对所设计的机械系统进行验证,设置运动环境(运动的动力源,初始位置和状态等)、约束机械的运动极限、分析运动机械(装配分析,速度分析,静态分析,运动分析等)、获取分析结果。 二.主要解决的问题 在于正确获取各零件的形状、结构、尺寸和公差等。装配是运动仿真的前提保障,要确保装配关系的正确。正确的分析出机械系统的运动原理,进行正确的装配分析、速度分析、静态分析、运动分析等。 三.研究理论 是基于机械传动原理及机械的装配原理。 四.主要方法 是从网络、书籍、论文等方面查找相关内容,在脑中构思,然后通过理论计算,最后验证理论分析,从而完成设计任务。 五.预期结果 能够顺利的设计出采煤机的截割部,并且能够成功的应用于实际工作当中,起到相应的作用,提高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为公司降低生产成本。 三、研究进度 1~4周:进行社会生产实习。 5~6周: 查找相关书籍及相关资料,进行总体分析。 7~8周: 根据所收集的资料及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采煤机截割部总体设计 9~10周: 绘制装配图和零件图。 11~12周: 画出整体联系尺寸图。 13~16周:检查错误,进行修改,完善设计内容。 17周:上交图纸,准备答辩。 18周:答辩。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蔡春源.新编机械设计实用手册[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2. [2] 巩云鹏 田万禄 张祖立 黄秋波.机械设计课程设计[M].辽宁: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 [3] 李贵轩 李晓豁.采煤机设计[M].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 [4] 牛维麟.采煤机[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0. [5] 饶振纲.行星齿轮传动设计[M].北京:北京工业出版社,2003. [6] 唐大放 冯晓宁.机械设计工程学[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 [7] 甘永立.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M]. 第五版.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 何存兴. 液压元件[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1. [9] 彭建声,秦晓. 模具技术问答[M]. 第二版. 北京:机械出版社,2003. [10] 路甬祥. 液压气动技术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