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五、六年级语文说课稿.doc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五、六年级语文说课稿.doc

  1. 1、本文档共10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五、六年级 语文说课稿 《但愿人长久》说课稿 一、说教材 《但愿人长久》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的第2篇课文。课文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轼词中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创作经过,抒发了苏轼对弟弟的无比思念之情,以及他对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的诚挚祝愿。反映了 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积极人生态度和广阔胸襟。这篇课文属于“文包诗”类文章,它的写作手法很有特色,作者借月抒怀,极富人情味,故事是词意的具体展现,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的内容,领略词的深远意境,有利于学生接受经典诗词的教育。 新课标中对三四年级学段的阅读要求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等。 四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和初步的感受、理解语言的能力,这为本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但受年龄限制,学生在揣摩语言和体会作者情感方面的能力仍有限。 结合本文特点和4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基础,依据新课标对本学段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 正确读写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 3、 体会苏轼对弟弟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其中,教学重难点是:目标3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采用的教法是指导阅读法,启发诱导法、媒体演示法,拓展迁移法。在使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发现法、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三、说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四大板块展开。分别是: 板块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让学生齐背李白的《静夜思》。这是一首表现作者思念家乡的诗,从而过度到节日里思念亲人。再让大家回忆每年的中秋节是怎么过的,激起学生兴趣,引出课文——《但愿人长久》。 2.学生齐读课题。 板块2 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词,借助工具书理解。扫清文本障碍,同时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 2、 检查学生的生字词的识记情况,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字词进行指导。 字音易错的字,如辙、埋。 字形易错的字,如官(笔顺)、隐(结构)。 让学生用钢笔描红,然后在练习本上写一写、练一练。 3、 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帮助纠正出错字音,了解学生读文情况。 板块3 细读探究,体悟情感 1、 让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苏轼的资料,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引导学生体会苏轼思念弟弟的心绪不定之感。 2、 学生默读课文,说说苏轼见到月亮时是什么态度?为什么要埋怨月亮呢? 3、 指名回答,并说说苏轼只埋怨了这一句吗?还省略了什么?引导学生想象。 4、 苏轼还想到了什么?又是什么态度?为什么呢?使学生理解人有悲欢离合,就象月亮有阴晴圆缺,恰是世之长理,实难十全十美,苏轼的宽慰,正是他与常人不同的可贵之处。 5、 学生再读56自然段,体会苏轼的感情。 6、 让学生读读五行词,思考其意思,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解释的句子。 7、 小组探究:联系上文,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板块4 赏读积累,拓展延伸 1、 以多媒体出示完整的《水调歌头》,教师范读,学生诵读。 2、 多媒体播放王菲歌曲《明月几时有》,加深学生对课文印象,缓解学生情绪。 3、 引导学生逐段理清叙述顺序,练习背诵。 四、说板书设计 但愿人长久 心绪不宁 — — 埋怨 — — 宽慰 (思念弟弟)(月圆人不圆)(共有一轮明月) 此板书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理清文章脉络。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秋天》说课稿 说教材 《秋天》是苏教版第七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课文是一首诗歌,而且画面感很强。以“秋天”为“经线”,以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诸般景致为“纬线”,为我们编织了三幅绚丽多彩的秋景图。它们具有即来自又远离尘俗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本诗语言流畅、优美,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 2丶教学目标的预设 依据本单元本课的特点,从:“知识和技能”丶“过程和方法”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考虑,预设本文教学目标如下: 认知目标:有感情的反复朗读并背诵全诗;进行语言积累; 能力目标:把握诗歌意境,感悟诗人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解读丶鉴赏诗歌意象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

文档评论(0)

蜗牛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