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地质5(不同介质中的地下水).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工地质5(不同介质中的地下水).ppt

孔隙水:埋藏并运移于松散沉积物孔隙中的地下水。 孔隙水一般特征: 层状 均匀分布 连续性好 有密切的水力联系 有统一的地下水位 第一节 孔隙水 一、洪积物中的孔隙水 洪积物:沟谷洪水流出山口堆积而成的松散堆积物。 由于洪积扇上、中、下各部位的物质组成不同,地下水存在不同特征: 从山口向外: 给水度、渗透性减小, 矿化度增大(1g/L-----10g/L) 洪积扇分带性 上部;潜水深埋带,或盐分溶滤带 中部;盐分过路带 下部;潜水下沉带,盐分堆积带 洪积扇水文地质示意剖面图 1-基岩;12-砾石;3-砂;4-粘性土;5-潜水位;6-承压水测压水位;7-地下水及地表水流向;8-降水补给;9-蒸发排泄;10-下降泉;11-井,有水部分涂黑;Ⅰ、Ⅱ、Ⅲ为地下水分带及其界限。 二、冲积物中的孔隙水 冲积物:经常性水流形成的堆积物。主要是河流地质作用产生。 冲积物-----长途搬运,冲积物具有与洪积物显著不同的特征。 总体特征; 分选性好 磨圆度高 层理明显 三、黄土中的孔隙水 1.黄土区的地形地貌特点: 沟壑纵横,川、粱、峁、原相间出现,并不断被流水作用所改造,水土流失特别严重。 2.黄土地下水类型:随黄土成因的不同,可以是均质孔隙含水层,也可以是非均质孔隙——裂隙含水层。黄土以粉土颗粒为主,并具有垂向发育的裂隙及孔洞、根管、虫穴等大孔隙。 1)垂直渗透性远大于水平渗透性 2)隔水层主要为古土壤层和钙结核层 3)隔水边界(地下分水岭)主要是古土壤层上翘部分和黄土下伏基岩面的起伏边界 3.黄土孔隙水特点 一、概念与特点 基岩地下水:埋藏在前第四系的坚硬、半坚硬岩石中的地下水。 与松散岩层中的地下水相比较,它具有以下特点: 埋藏和分布极不均匀 含水层的形态多样 地质构造控制作用非常明显 不一定具有统一的地下水面 无压水和承压水有时交替出现 运动状态复杂,有层流也有紊流 第二节 基岩地下水 二、富集地质条件 裂隙地下水的富集条件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地质条件尤其是地质构造条件的严格控制。根据各种地质构造与地下水富集的关系,可以将地质构造划分为: 导水构造:可以促进地下水的传输,有时甚至可将一个地下水 流域外的地下水导输到另一个地下水流域,多为一 些平行排列的较大的节理以及张性断层; 容水构造:即地下水存蓄的空间。多为节理的密集发育区、松 散岩土夹层以及构造的交汇地段。 隔水构造:隔挡和约束地下水的构造,可导致地下水的滞留与 富集。比如压性断层的断层面,背斜核部等。 一、 概念 岩溶水:指的是可溶性岩层中的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碳酸岩区,所以又称喀斯特水)。 在同一可溶性岩层中,将岩溶发育带看作是蓄水空间,将喀斯特不发育带看作是相对隔水边界,当有适宜的补给来源时,就构成了岩溶蓄水构造(喀斯特蓄水构造)。 可分为两种类型: 即: 地下河+径流带 第三节 岩溶水 可溶岩的裂隙系统溶蚀改造示意图 二、岩溶水的特征 (一)岩溶水的分布特点 裂隙含水岩体中水的储存和运动受裂隙系统控制,与其他类型的地下水相比具有不同的分布特征。 不均匀性和各向异性 水流畅通,通过水量大 具有地表水系的某些特点 地下河系中水流为管流,故有时为承压水流 (二)岩溶水的运动特征 差异性溶蚀造成可溶岩体中大小不同的通道、洞穴与裂隙网并存的局面,这种大小不均的水道,使岩溶水的运动条件格外复杂。 无压流 有压流 无压流和有压水流并存 层流、紊流运动交替 (三)岩溶水的补给、排泄与动态特征 南方的岩溶区,降水入渗量补给量大。 排泄集中,集中地通过大泉或泉群进行排泄。 动态特征表现为; 水位、水量变幅大 变化迅速,缺乏滞后 这些特征反映了岩溶水补给,径流与排泄的特点——降水灌入式的迅速补给 管道中畅通的径流 地下河系集中的排泄 三、岩溶水的富集规律 岩溶水分布是极不均匀的,但它仍有一定的富集规律 富水地段为-------- 质纯、层厚的可溶岩分布区 褶皱轴部及倾没端 断层破碎带 可溶岩与非可溶岩 强可溶岩与弱可溶岩接触带 喀斯特水排泄区

文档评论(0)

书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