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1.pdf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小论文题目形式参考 1.文化的民族性 2.公孙龙 “白马非马”是诡辩吗? 3.“性善”与 “性恶 ”异同浅说 4.浅析中国人的宗教观 (从中国古代宗教的特点入手)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应该是现阶段处理人际关系之准 则 6. 《无欲 则刚》 (老子:“清静无为”要求统治者不要有欲望、不要显现欲望) 7.对 “天与地卑”、 “山与泽平”的理解 8.孔子的 “有教无类”和 “因材 施教”与素质教育 2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与特点 一、什么是文化 文治、教化:即用诗书礼乐教育人,统一思想,使其知识水平、道德修养 都 得到升华。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 神财富的总和, 特指精神财富。 1.阶段性 2.阶级性 二、文化的特性 3. 连续性 三、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4.民族性 指中国古代(鸦片战争以前)的 文化。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达5000年之久。 续力。 巴比伦文化,古埃及文化,古印度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 3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分类 “六艺”: “诗、书、礼、乐、易、春秋” “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 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秦吕不韦《吕氏春秋》160篇 :十二纪、八览、六论 汉司马谈《论六家要旨》:按学派分为阴阳、儒、墨、 名、法、道德六家; 司马迁《史记》:本纪、表、书、世家、列传 “八书” 是当时的学术分类: 准书。 西汉末刘向 “校中秘书”,其子刘歆首创目录学, “六略”;另编提 要 “辑略”,总称 “七略”。 东汉班固修《汉书》 “十志”: 律历、礼乐 、刑法、食货、郊祀、天文、五行、地理、沟洫、艺文; 为六类: 和篇数。 晋人首创四部分类 唐代长孙无忌修《隋书 ·经籍志》开始确定经、 史、子、集 清乾隆《四库全书》 经部: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 总义、四书、乐、小学十类; 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 职官、政事、目录、史评十五类; 、类书、小 说家、释家、道家十四类; 集部: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 词曲五类 五、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汉字、哲学、宗教、教育、经学、史学、 文学、艺术、科技 4 六、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 1.雏形期(夏、商、周) “有夏服天命”、禹 “致孝乎鬼神”、 “天命 玄鸟,降而生商”、 “敬德”、 “保民” “天命靡常”、 “皇天无亲,惟德 是辅”、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天视自 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阴阳 、五行《周易》八卦 2.形成期(春秋、战国) 》,《尚书》、《春秋》《春秋三传》和《国语》 3.发展期(秦汉- ) “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汉天人之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 学、明清儒学内部的自我批判之学 鉴》 佛教传入 道教创立 儒、佛、道三教并行 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 清小说 书法、绘画 科学技术在世界居领先地位 4.转型期(鸦片战争以来) 5 七、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1.崇尚统一: 《诗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春秋五霸,尊王攘夷; 孔子: “张公室,杜私门”, “天下有道,则礼 乐征伐自天子出”, “陪臣执国 命”; 孟子: “定于一”; 荀子: “一天下 ”; 韩非: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孙中山: “统一 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 便要受害。” 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伦理观 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具有完备目的道德规范 体系 群体的归属感和对集体的义务感,重奉献、讲礼貌、守纪律 过分依赖、 尊敬崇圣、唯书唯上、缺乏主动性 6 2.追求和谐: “和”,从 “口”, “禾”声, “顺也,谐也,不坚不柔也。” 史伯: “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去和而取同”,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 丰长而物 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唯据与我和” “同”, “犹和也平也。 ” 孔子: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老子: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相悖” 庄子: “太和万物” 孔子: “礼之用,和为贵”。 “父慈 子孝”、 “兄友弟恭”、 “君义臣忠” 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 荀子说: “列星随旋,日月递照,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 以生, 各得其养以成。” 孔子 “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孟子 “数罟不入洿

文档评论(0)

renweng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