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光纤通信系统 3.1 光纤通信的概念 3.2 光纤传输原理及特性 3.3 数字光纤传输系统 3.4 现代光纤通信技术 3.5 光纤通信系统的主要应用 3.1 光纤通信的概念 3.1.1 光纤通信的概念 3.1.2 光纤通信的特点 3.1.3 光纤通信的发展过程 3.1.1 光纤通信的概念 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称。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为载频,以光导纤维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 光纤通信与我们熟悉的电缆通信主要有两点不同: 传输信号为光信号而不是电信号 传输媒介是光纤而不是电缆 光波是电磁波的一种,其波长在微米级,频率为1014Hz~1015Hz数量级。 目前光纤通信使用的波长范围是在近红外区,即波长为0.8~1.8μm。 光纤通信使用的三个工作窗口 0.85μm、1.31μm、1.55μm。 缺点: 1、光纤弯曲半径不宜过小2、光纤的切断和连接操作技术要求较高3、分路、耦合操作繁琐 3.1.3 光纤通信的发展过程 光纤通信是以激光为信息载体,以光纤为传输介质的通信方式。 光纤通信技术是近30多年迅猛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它的诞生和发展,给世界通信技术带来了划时代的革命。 1966年美籍华裔科学家高锟提出光纤通信概念。 1970年美国CORNING公司首次研制出阶跃折射率多模光纤,波长630nm处的衰减系数小于20dB/km。同年,贝尔实验室研制出室温下连续工作的激光器。 1976年发现光纤的衰减在两个长波长区有:1310nm及1550nm两个窗口。美国西屋电器公司在亚特兰大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个44.736Mbit/s传输110km的光纤通信系统现场试验。 1980年制出低衰减光纤,在1550nm的衰减系数为0.20dB/km接近理论值。与此同时,开发出适用于长波长地光源:激光器、发光管、光检测器。成缆、无源器件、测试仪表等技术日趋成熟。 1981年以后,世界各发达国家将光通信技术大规模推入商用。历经近20年,光纤通信速率由1978年地45Mbit/s提高到目前地40Gbit/s。 我国自70年代初就已开始了光通信技术研究,1977年,武汉邮科院研制出中国第一根多模光纤,其在850nm地衰减系数为300dB/km。 1979年建立了用多模短波长光纤进行的8Mbt/s、5.7km室内通信系统。 1987年底,建成第一个国产长途光通信系统,由武汉-荆州,全长约250km,传输34Mbit/s。 1988年起,国内光纤通信系统的应用由多模光纤转为单模光纤。 1991年,完成了第一条全国产化140Mbit/s合肥-芜湖长途直埋单模光纤光缆线路,全长150km。 1993年建立全国产化上海至无锡的大容量565Mbit/s高速系统。 1997年以后,部分厂家研制出622Mbit/s、2.5Gbit/s及其波分复用系统。 从光纤的损耗看光纤通信的发展 1970年是20dB/km 1972年是4dB/km 1974年是1.1dB/km 1976年是0.5dB/km 1979年是0.2dB/km 1990年是0.14 dB/km,已经接近石英光纤的理论损耗极限值0.1dB/km。 我国光纤光缆生产企业: 制棒拉丝成缆:长飞、富通 买棒拉丝:上海朗讯、南京华新藤仓、深圳特发、成都中住、西古、富通昭和。 光缆生产企业:接近200家。 3.2 光纤传输原理及特性 3.2.1 光纤的结构和分类 3.2.2 光纤的导光原理 3.2.3 光线的传输特性 3.2.4 单模光纤 3.2.5 光缆的结构与分类 一、光纤的构造 1、纤芯,光信号的传输 2、包层,限制光信号溢出 3、一次涂敷层(预涂层), 保护光纤增加韧性 4、缓冲层,减少对光纤的压力 5、二次涂敷层(套塑层),加 强光纤的机械强度 1、纤芯:位于光纤中心部位,主要成分是高纯度的 SiO2,纯度可达99.99999%,其余成份为掺入极少 量掺杂剂,如P2O5和GeO2,掺杂剂的作用是提高 纤芯的折射率。纤芯直径一般为2a=3~100μm 折射率较高,用来传送光 2、包层:含有少量掺杂剂的高纯度SiO2,掺杂剂有氟 或硼,其作用是降低包层折射率,包层直径2b= 125~140μm 折射率较低,与纤芯一起形成全反射条件 3、一次涂层:厚度5~40μm,材料一般为环氧树脂 或硅橡胶,可承受7kg拉力 4、缓冲层:厚度100μm 5、二次涂敷层:原料大都采用尼龙或聚乙烯 光纤的尺寸 二、光纤的分类-1 1、从原材料分: 石英系光纤 多组份玻璃光纤 氟化物光纤 塑料光纤 液芯光纤 掺杂光纤,如掺铒光纤
文档评论(0)